点此购买报价¥8.80目录:图书,传记,科学家,数学家,
品牌:罗声雄
基本信息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222 页码
·出版日:2001年
·ISBN:7543422438
·条码:9787543422438
·版次:2001年9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作者简介
罗声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38年生于湖北省汉阳县,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73年在担任数学研究所科研处负责人期间,力排众议,举荐陈景润,影响深远,是陈景润的好朋友。八十年代以后,作者致力于数学普及工作,著有《数学的魅力》,《教育部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等。
媒体推荐
序
我的同乡、同学、同事与朋友陈景润院士离开我们已经四年了。在这四年时间里,我一直怀念着我这位伟大的朋友,由于我和他有着这四重关系,经历和命运也差不多,景润有什么心里话,经常喜欢跟我说说。至今,我和他促膝谈心的情景犹如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
我和声雄多次谈起,应该有一本书,写出一个真实的陈景润,让世人对他及他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有个切实的了解,如实地反映景润的学术成就和科学精神,以有益于我们的社会,有益于我国的科学事业,有益于青年一代。
声雄是景润的挚友,是他顶住各种压力,仗义执言,最早向中国科学院和党中央举荐景润。在危难时期,他帮了朋友不少忙,围绕景润的许多事情,或为他所亲身经历,或为他所耳闻目睹,实实在在。
在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景润常常遭受莫须有的批判斗争和各种歧视,他不得不设法保护自己,在强大政治压力下,他和其他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偶尔也说些违心的话,但又因为他过于单纯,往往露出马脚。不过,他对我基本上直话直说,我也能理解其中的多重含义。如果简单地引用景润所讲述的话,可能把人们引入误区,我欣赏声雄的洞察力,他的描写避免了这个误区。从1973年以来,对景润的宣传有很多好的方面,但也有不少不实之处。声雄如实地叙述了景润的种种遭遇,如实地反映了过去的一段历史,以及相关的人与事,以利于人们真正了解陈景润成就之光辉,精神之可贵。我相信,广大读者看过这本书,对陈景润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从儿时起,景润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青年时代又受到失业、疾病的折磨。进入社会以后,景润处境不仅没有丝毫改变,进而又遭受到各种非理性的批判与斗争,一顶“白专典型”的帽子压得他抬不起头来。但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过头的话,更谈不上有什么“反动言论”,他惟一的“罪过”是一心一意做研究工作。景润忍受着社会的不公与种种屈辱,同时抗拒着严重的结核病,以坚韧的毅力,忍辱负重,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数论问题,他的忍耐与刻苦程度是我辈芸芸众生难以企及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和他同住一个宿舍楼,我常常发现他深更半夜坐在房间外面的地上,靠着墙,在那里苦苦思索。我曾经问他,你这样拼命到底为了什么?他回答得很简单:“打倒维诺格拉朵夫。”维氏是前苏联数学研究所所长,世界著名数学家,是哥德巴赫关于奇数猜想的证明者。景润的理想是超越维氏,最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这个目标虽然没有实现,但他跨出了具有世纪意义的一步。其艰辛程度被国际同行比喻为在喜玛拉雅山顶峰上行走,令世界同行敬仰与惊叹。现在我们有比他在世时更好的条件与环境,但所作的贡献和他比较还相距甚远,努力远远不够。
景润过早地衰老,英年早逝,我的内心非常悲痛,也深感不安。过去,我总是劝他注意身体,不要刻薄自己,多花点钱,吃好喝好,以防体质衰退,他总是不以为然。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对这位老同乡、老同学照顾不够,常生内疚之感。
我希望朋友们和我一起,学习陈景润爱祖国、爱科学并为之而献身的精神;学习他为实现自己的目标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学习他对人的善良与宽容。但我也劝告青年朋友,不可效仿他由于过度的专注而形成的孤僻性格,更不要像他那样不注意身体健康。
景润走了,他的业绩与精神必将永存。
林 群 2000.5.16.
(林群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与系统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是陈景润的挚友,所以本书写出了一个真实的陈景润。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对他及他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有个切实的了解。本书如实地反映了陈景润的学术成就和科学精神,对我们的社会,我国的科学事业,和我国的青年一代都将产生有益的影响。
目录
序
引 子 陈景润事件始末
一 夜半敲门 毛泽东派员探访陈景润
二 机遇降临却是对社会无知程度的度量
三 “内参”上送 毛泽东大笔起波澜
四 华国锋督办 周恩来力荐陈景润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对毛泽东的任何指示,都不能存在任何疑虑,这是每一个公民的信条。数学所许多人认为,问题肯定出在罗四维。他们要揭露他是怎样谎报军情欺骗党中央的。数学所党委,组织一批党员骨干,起草报告,一方面向党中央如实反映陈景润走“白专道路”、“理论脱离实际”的严重问题;一方面揭露罗四维制造的两大谎言:陈景润的成就“轰动世界”,陈景润“命在垂危”。或许是因为上级领导与基层干部的思维方式不同,或许是因为覆水难收,党中央和毛泽东始终没有收回成命。
在数学所的一次干部会议上,人们纷纷质问罗四维:“你为什么编造谎言欺骗党中央?”罗四维辩解道:“我向记者反映的情况完全是事实,至于对陈景润的看法,本来就存在严重的分歧,我们不必说了。但是,对陈景润不关心政治的情况,我向记者谈到的比在座各位所知道的还要具体。”接着他讲述了那个“攻击苏联老大哥”的故事。辩友们竟偷偷地笑了。罗四维趁机进一步抗争道:“我们不是天天讲要解放三分之二的人类吗?(注:当时的说法是非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人数占2/3,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什么连我们身边的陈景润都不解放!?”罗四维声明:“本人和陈景润并没有特殊关系,仅仅认识到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做了这么重要的工作,如果他是别的什么人,早就出名了,不会有今天的辩论。他的确需要人帮助,我所做的仅此而已。”
这场争论持续了两年,乔立风和罗四维承受了来自上下的各种压力与非难。若干年后,他们为陈景润所做的一切被移置到别人身上,阴错阳差,乔罗二人也并不计较,因为他们的初衷已经实现。
1974年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是山个转机。这年秋天,周总理从广州给北京打来电话,建议增补陈景润作四届人大代表,命科学院赶紧补办各种手续。数学所党委接到科学院的指示后,对周总理的指示不予认同,专门起草了一个报告,详细陈述陈景润不宜做人大代表的理由,同时指出陈景润当人大代表可能将知识分子引到错误的方向。当时主管科技工作的华国锋副总理对这个报告甚为不悦,立即召见周荣鑫(接替武衡主持科学院工作)和数学所党委书记赵蔚山。他
指着周荣鑫说:“你是同意(陈景润当人大代表)不好做工作,”又指着赵蔚山说:“你是不同意不好交待。”。然后,他一锤定音:“我的意见是总理的指示必须执行!”
陈景润所选择的数学专业是数论,所谓数论,就是论数,飞门讨论整数的性质。有人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无非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