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1.20目录:图书,传记,科学家,综合,
品牌:唐明邦
基本信息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76 页码
·出版日:1991年
·ISBN:730500846X
·条码:9787305008467
·版次:1991年3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学家、药学家,世界文化名人;其《本草纲目》被誉为16世纪中国百科全书。《李时珍评传》对这位科学家在医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成就,首次作出系统的评述。
本书对李时珍自学成才的坎柯道路予以生动描述;对其攀登科学高峰的成功经验予以全面总结;对其在医学、药学上的重大成就予以高度评价。
本书注重展现李时珍的光辉思想,征引丰富的思想资料,详加论述,使读者深信李时珍不愧为令人敬佩的思想家。他创造性地运用传统的科学方法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从而在科学上取得多方面重大成就。
作者简介
唐明邦, 1925 年生,四川忠县人。 1958 年毕于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周易研究会会长,湖北省道教学术研究会会长。主编《周易纵横录》、《周易评注》、《中国古代启蒙思潮》等书。代表性著作有《李时珍评传》、《本草纲目导谈》等。发表《周易象数与古代科学》、《太极思维方式与东方管理原则》、《周易文化价值的再认识》等学术论文 100 余篇。
媒体推荐
序
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卓越的医学家、药学家,世界文化史上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那种科学技术不被重视,科学研究得不到支持,科学人才不受人尊重的时代;他没有进过高等学府,得不到深造的机会,全凭自己发愤图强,刻苦钻研,自学成才而取得成功,为发展传统医学作出独到贡献。他搜罗百氏,读万卷书;采访四方,行万里路;克服万难,完成“东方医学宝典”——《本草纲目》,此书在国内外广泛流传,赢得极高声誉。达尔文誉之为16世纪的“中国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被誉为百科全书,的确当之无愧。翻开此书,犹如走进琳琅满目的文化宝库。正如16世纪中国文坛领袖王世贞所说:“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医学家从中明医理,药学家从中通本草,生物学家可得到先进的生物分类知识,农学家可获得农林技术经验。它为科学家展示中国古代科学成就和科学方法;为思想家展示16世纪中国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爱因斯坦在论及“西方科学的基础和中国古代的发明”时,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爱因斯坦全集》第一卷,第574页)不言而喻,《本草纲目》这一伟大科学创造,是李时珍在同伽利略一维萨里的科学活动相隔绝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的一座世界科学史上的丰碑。李时珍的成功经验,怎不令人惊奇和深思!
人们不禁要问,李时珍由平民之子成长为伟大科学家靠的是什么文化教养?他攻克科学堡垒靠的是什么锐利思想武器?他进行创造性科学思维其智慧源泉何在?他取得辉煌成就有些什么思想秘密?对于这些问题,人们无不期待着富有启发性的回答。《李时珍评传》为探讨这些问题作了一些尝试。
李时珍沿着祖国科学发展的光辉道路,运用数千年来不断完善的科学方法,依靠传统思想方法的优势,终于攻克一道道难关,取得惊人成就。传统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的优越性何在?剖析李时珍的成长道路,可望获得一些有益启示。李时珍成功的关键之一,还在于他具有深厚的哲学教养,善于运用传统哲学中自然观和认识论的思想精华,武装自己,保证在科学的海洋上乘风破浪前进而不致迷航。他的成功秘密,值得我们引为借鉴。
李时珍生前以精湛的医术为民众解救危难,身后将辉煌的科学成果留给祖国和人民,他为世界科学文化宝库增添了珍宝。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十分崇敬他。当代中国文化泰斗郭沫若同志尊之为“医中之圣”;世界和平理事会推崇他为世界文化名人。
400多年前,中国诞生了李时珍这样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应该学习他,发扬他攀登科学高峰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中华民族应当为人类科学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唐明邦
1989年6月于珞珈山
编辑推荐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学家、药学家,世界文化名人;其《本草纲目》被誉为16世纪中国百科全书。《李时珍评传》对这位科学家在医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成就,首次作出系统的评述。
本书对李时珍自学成才的坎柯道路予以生动描述;对其攀登科学高峰的成功经验予以全面总结;对其在医学、药学上的重大成就予以高度评价。
本书注重展现李时珍的光辉思想,征引丰富的思想资料,详加论述,使读者深信李时珍不愧为令人敬佩的思想家。他创造性地运用传统的科学方法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从而在科学上取得多方面重大成就。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序
第一章 李时珍生活的时代
第二章 科学巨人光辉的一生
第三章 走自学成才之路
第四章 明代药王对本草学的发展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中医家庭里。祖父是一个走乡串户的“铃医”,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留下名字。他的父亲李言闻号月池,医术比较高明,在当地破有名气,曾被荐为太医院史目(即皇家医院的医官)。李时珍自幼受祖父和父亲的思想影响,对医药有一定的兴趣。
李时珍生活的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封建统治者日益腐朽,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李时珍出身平民家庭,没有权势,凭着他父亲有高明的医术,才受到地方贵族豪门的另眼相看。蕲州城当时是南北交通要地,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明朝皇室后代荆宪王特把王府迁到那里。镇上还有顾、郝等封建地丰豪门。贫苦农民和乡镇平民常受王府及豪门的欺凌。李时珍的父亲,把光大门庭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那时只有靠科举考试,才可能平步青云,进入封建官吏的行列,这种社会风气顽强地腐蚀着人们的思想。李时珍自幼对医学很感兴趣,但禀承父命,不得不寒窗苦读,按时去参加科举考试。
李时珍从小聪颖过人,发蒙后,几年内就学会写诗、作文。14岁那年(1532年)参加了在家乡黄州举行的“童试”。两门考试科目:四书义(即八股文)和试贴诗,都取得好成绩,中了秀才,可谓少年得志。父亲鼓励他继续努力,勤奋地学习四书、五经,努力去参加三年一次在武昌举行的,“乡试”。更希望他乡试中考后,能进府学去学习,争取参加廷试,金榜题名,成为一名“进士”。李时珍对八股取士那一套并不感兴趣,他的思想总是同科举考试格格不入,乡试一次再次遭到失败。大约在第二次乡试后,身体就累坏了,得了可怕的骨蒸病,长期发高烧,几乎死去,幸得他父亲精心治疗,终于战胜了病魔。李时珍经过两次科举考试的失败,仍抱病苦读,幻想下次乡试得中,不致辜负父亲的希望。他夜以继日,一遍再一遍地钻研科举考试所规定的内容,把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易》、《礼》、《春秋》)读得透熟,对可能遇到的议论题和策试题都尽量作好准备。
按照明朝考试制度,乡试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嘉靖十九年(1539年)正是庚子年。李时珍抱着极大希望,第三次去参加乡试,结果仍然名落孙山。这次考试的失败,对23岁的青年人是一次极大的打击。多年的“进士梦”彻底破灭了。
李时珍三次乡试不中,并非偶然。原因在于他所发表的议论和提供的时务对策,完全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心意。当时封建统治日益衰落,内忧外患频仍;资本主义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