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守庐学记(黄侃的生平和学术)|报价¥12.00|图书,传记,人文学家、社会学家,翻译学家、语言学家,程千帆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2.00
目录:图书,传记,人文学家、社会学家,翻译学家、语言学家,

品牌:程千帆

基本信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92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108025523

·条码:9787108025524

·版次:2006年1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黄侃(1886~1935),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历任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中央大学教授,室名量守庐。黄侃专长于经学、小学,其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蔚成一家之言,治学上注重恪守师承、博学精习,在近代学术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其师章太炎并称“章黄之学”。本书收集了记述黄侃论学大旨的文章,及其传记、逸事、著作目录等,作者大多是黄侃的师友和亲炙弟子,便于今人理解这位特立独行的国学大师。

媒体推荐

书评

黄侃,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历任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中央大学教授,室名量守庐。黄侃专长于经学、小学,其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蔚成一家之言,治学上注重恪守师承、博学精习,在近代学术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其师章太炎并称“章黄之学”。本书收集了记述黄侃论学大旨的文章,及其传记、逸事、著作目录等,便于今人理解这位特立独行的国学大师。

编辑推荐

黄侃(1886~1935),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历任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中央大学教授,室名量守庐。黄侃专长于经学、小学,其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蔚成一家之言,治学上注重恪守师承、博学精习,在近代学术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其师章太炎并称“章黄之学”。本书收集了记述黄侃论学大旨的文章,及其传记、逸事、著作目录等,作者大多是黄侃的师友和亲炙弟子,便于今人理解这位特立独行的国学大师。

目录

黄季刚墓志铭/章太炎

蕲舂黄君墓表/汪东

量守庐记/章太炎

中央大学文艺丛刊黄季刚先生遗著专号序/章太炎

黄季刚先生革命事迹纪略/陆敬

季刚先生生平及其著述/黄焯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1911年初宋教仁到上海创办《民立报》,并倡议积极筹备同盟会中部总会(或称中部同盟会),在长江流域中部发动革命。不久同盟会员谭人凤、居正奉黄兴、宋教仁之命先后到武汉开展革命活动,居正本与黄季刚熟识,到武汉后颇得黄的帮助。居正曾去武昌监狱探视胡瑛(湖南桃源人,与宋教仁同乡,1907年因进行革命活动被捕,判监禁十年),就是通过黄季刚疏通狱卒陪同前往的[6]。胡瑛在狱中颇受优待,并且能和外面通信。“文学社”有什么活动,也经常派人到狱中和胡瑛商量。

1911年春黄季刚到河南,为布政使江叔海幕客,并在豫河中学堂任国文教员,黄季刚在讲堂上宣传革命,因此不到半年就被解职了。

1911年七八月间黄季刚从河南回到汉口,詹大悲设宴招待。酒后黄季刚大骂立宪派,认为他们所提出的和平改革方案纯属欺骗。当下提笔为《大江报》撰写时评,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翌日黄季刚回蕲春。此文刊出,震动一时,鼓舞人心,深受革命人士欢迎。清政府大为惶惧,认为大逆不道,下令将《大江报》封闭,并逮捕了詹大悲、何海鸣。在法庭上詹、何二人不愿暴露黄季刚,都争认时评为自己所作,表现了革命党人的高贵品质。最后审判庭判处詹、何二人徒刑一年,或缴纳罚金八百元便可抵刑。那时革命党人都很穷,他们无力筹款,遂入汉口巡检礼智司狱。

《大江报》被封,舆论界大哗,特别是新军士兵对此表示极大的愤慨。当时湖广总督瑞潋、第八镇统制张彪等人也了解到新军中有革命党人且与《大江报》有联系,深怕士兵“大乱”。于是瑞激下令对新军严密监视,士兵中如有思想不轨或形迹可疑者或开除或看管。且民间素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因此愈近八月防范愈严。对新军下戒严令,禁止官兵随便出入,宪兵、巡警、便衣密布,并欲调巡防营(旧军)来省城加强防卫,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势,极为紧张。而革命党人自((大江报》被封后失去了喉舌,詹大悲被捕,失去了一个重要领导人,军队戒严令下,又无法开展活动,也预感到若不发动起义,就有束手待毙的危险,因此也在积极酝酿起义。10月8日(旧历八月十七日)“共进会”领导人孙武制造炸弹不慎炸伤,革命总机关暴露,清政府下令逮捕革命党人。lO月10日晨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三烈士遇害,官府还在继续捕人,在白色恐怖下人人自危,当天夜晚第八镇工程营士兵首先发难,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昌起义。

伟大的辛亥革命之在武昌爆发,而且能够取得胜利,这决非偶然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2.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