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0.70目录:图书,传记,人文学家、社会学家,综合,
品牌:让-保尔·萨特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页码:178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40218258
·条码:9787540218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丛书名:原创经典译丛
内容简介
萨特一系列存在主义精神分析法剖析作家及其作品的第一部分传记性专著,堪称文学批评独创之答。他认为波德莱尔的一生都是他自我选择和设计的,从生活作风、立身处世到诗歌创作皆择恶取之,为恶而恶,最终达到恶的反面——善,给世人留下千古绝唱《恶之花》。
作者简介
萨特(1905-1980),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二十世纪世界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数十年多方面创造性的活动中,他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哲学著作、政治评论和文学作品的创作。代表作有《存在与虚无》、《自由之路》、《苍蝇》、《恶心》、《波德莱尔》等。
编辑推荐
恶,何以成花?赢弱、无效、过失、性冷、阳痿、不育幻化而成的诗句,何以得踞文学高贵堂皇的殿堂?萨特的言说或许指出一条勘破悖论的精神小径。
因为他是独特的,他完成了对困扰他的常识的超越和回归;他完成了对束缚他的伦理的超越和回归,因此他是独特的。波德莱尔之恶与背叛、下贱、嫉炉、粗鲁、吝啬格格不入,他选择了一种豪华的、贵族化的罪孽。
播种恶之花,波德莱尔的天才登峰造极,以波德莱尔标本存在主义,萨特的智商是否为理性所窒息?
目录
原序
波德莱尔
萨特年表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这个闪电般的直觉毫无意义:孩子刚才确信自己不是随便哪个人,然而
正是在他获得此一确信时,他成了随便哪一个人。他与其他人不同,这一点
肯定无疑;可是其他人中的每一个人同样也是与别人不同的。他无非经历了
分离带来的纯粹否定性的考验,而且他的经验涉及主观性的普遍形式,即黑
格尔用“我:我”这个等式来界定的无效果的形式。一项发现使人害怕,又
不能带来收益,拿它又有什么用呢?大部分人会赶紧遗忘它。可是把自己禁
锢在绝望、愤怒和嫉妒中的那个孩子,将花掉整个一生去思索自己形式上的
特殊性而毫无进展。他将对父母说:“你们驱逐了我,你们把我从这个完美
的一切中赶出来,不让我在其中沉溺,你们判决我分开来存在。那好,现在
我与你们对抗,要求这种存在。假如你们日后想把我拉过去,重新消融我,
那时候再也办不到了。因为我已经意识到与你们对抗的自我……”而对迫害
他的人,对中学的同学和街上的顽童,他将说:“我是另一个。我与你们不
同,而你们让我受苦。你们可以迫害我的肉体,但是不能损害我的‘他性’
……”在此一声明中既有要求,也有挑战。他是另一个:他不能触及,因为
他是另一个,而且几乎已经报复成功了。他偏爱自己胜过一切,因为一切都
抛弃他。可是这个偏爱,首先是个自卫行为,从某一方面来看也是一种禁欲
行为,因为它使孩子面临对于他自身的纯粹意识。它同时是对抽象的英勇的
、报复性的选择,绝望的剥离,放弃和肯定,它有一个名字:骄傲。这是斯
多噶派的骄傲,不为社会荣誉、成就和任何公认的优越性,不为这个世界上
的任何东西滋养的骄傲,它作为一个绝对事件,一个先验的、没有理由的选
择确立自身,居高临下,失败不能击垮它,也不需要成功来支撑它。
这种骄傲的不幸与其纯粹性相等,因为它在空转并以自身为养料:它永
远不知满足,永远被激怒,恰好在肯定自身的行为中消耗自身;它不依托任
何东西,它虚悬在空中,因为确定它的那个差异本是一种空洞的普遍形式。
然而这个孩子要享受他的差异;他要感觉自己不同于他的兄弟,犹如他感到
他的兄弟不同于他的父亲;他幻想一种可以凭视觉,靠触觉就能把握的,像
一种纯净的声音充溢耳朵一样充溢整个人的单一性。他那纯粹的形式差异对
他来说好像是一种更加深刻的特殊性的象征,并且与他是的那个东西合而为
一。他俯身观看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