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 学界泰斗-陈寅恪(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报价¥13.50|图书,传记,人文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王川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3.50
目录:图书,传记,人文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

品牌:王川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东人民

·页码:197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21805305X

·条码:978721805305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丛书名: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

内容简介

广东地处南疆,北负五岭,南临大海,史称岭南。岭南并非“南蛮”,她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有岭南人树起的丰碑,如惠能开创的中国禅宗、陈献章开启的明代心学、康有为和梁启超引领的近代维新思潮、孙中山开拓的走向民主共和的历史道路,等等。

本书对广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领域或学科,曾经取得卓越的业绩,或其思想具有重大影响,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相当高知名度的杰出人物做了总结和归纳。编写了《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这套丛书,坚持实事求是、批判继承的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坚持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原则。既讲求科学性和学术性,做到言必有据,并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又努力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市场,用通俗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资料反映传主的生平与思想。

本册为《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之《学界泰斗(陈寅恪)》。

目录

第一章 家世及留学海外

一、客家人

二、显赫世家

三、书香人家

四、游学于日本、欧美名校

五、“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五、“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

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的陈寅恪

,一生与书、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一,在读书方面,与同时代的同龄人相比,寅恪自幼在外求学到学成

回国,有着他人难于企及的条件。

寅恪天资聪颖,自幼好学,孜孜不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坐落在南

京头条巷的陈家和寅恪舅父俞明震家相邻。两家的藏书都非常丰富而精美,

如俞明震在京城做翰林时,曾花费重金购买了有正书局石印的戚蓼生钞八十

回《红楼梦》原本,这是《红楼梦》不可多得的海内珍本。自然,这两大书

房便成为幼年寅恪流连忘返的乐园。有一次,在舅父家里检读钱遵王曾所注

的《牧斋诗集》,虽然他只是匆匆诵读过一遍,对明清之际的文学家、政治

家钱谦益“埋没英雄芳草地,耗磨岁序夕阳天”的诗句,已经爱不释手,拍

案叫绝。

在1899年的一天晚上,寅恪陪父亲三立逛书肆,父亲购得钱谦益作序的

《吴梅村集》后十分欣喜,这让寅恪好奇。此后他喜好收藏天下已读和未读

之书,与长辈的熏陶有极大的关系。

第二,寅恪读书勤奋,而且善于读书。

寅恪曾对学生说自己幼年时,嗜书到了“无书不观,日以继夜”的程度

。寅恪侄儿回忆说:“六叔在他十几岁以及后来自日本回国期间,他终日埋

头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佛书等等,无不浏览。”这对寅恪成人后坚持中国

文化本位有很大的影响。

在勤读书的同时,寅恪还善于读书。他读书有三到:眼到、心到、手到

。也就是他在读书时,脑子也在思考,并且马上把读书时的体会、看法批注

在书页上方的空白处,然后再整理眉注、眉批、眉识,就是一篇精彩的文章

。他的这一读书方法。让人叹服。

第三,寅恪的博闻强记几乎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其学

生、武汉大学的教授石泉回忆说:

听陈师母说过,陈师幼年在湖南时,只有八九岁。祖父宝箴会客,随侍

在旁静听。客走后,谈过的话,别人都记不得了,陈师照述无遗。陈师母还

说过,陈师从小看书,只看一遍,就能背诵,对新旧《唐书》尤其熟练。

P40-41

点此购买报价¥13.5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