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春仍在-俞樾和他的弟子(国学传承丛书)|报价¥20.70|图书,传记,人文学家、社会学家,综合,张欣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0.70
目录:图书,传记,人文学家、社会学家,综合,

品牌:张欣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东教育

·页码:239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40661569

·条码:978754066156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丛书名:国学传承丛书

目录

引言花落春仍在

第一章末世华章

一、淡烟疏雨落花天

二、无可奈何花落去

三、乱世飘零抱遗经

第二章坐拥皋比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道光二十五年(1845)春,虽说鸦片战争的硝烟退去未久,可战败的耻辱

却渐渐被国人忘却,大清朝风景依旧。这一年,广东落魄童生洪秀全的《原

道救世歌》和《原道醒世训》问世,地火就要在南中国大地上燃起。也就在

这一年,浙江举子俞樾与其兄俞林一起,离开了客居二十余年的浙江省的临

平镇,北上京城,参加会试。24岁的俞樾春风得意、年轻气盛,初次远途北

上,他喊出了“屠苏一杯酒,饮罢即天涯”的豪言壮语,大有志在必得的雄

心。但此次春闱兄弟俩却双双落第,只得匆匆打道回府。

庚戌春(1851),俞氏兄弟俩第三次北上赴京赶考,一路上,兄弟俩水陆

兼程,风餐露宿,当船行至距丹阳城7里的青杨浦时,两人正坐在舱中看书

,不想南风乍起,一个大浪袭来,霎时间船被掀翻,兄弟俩顿时卷入滔滔的

急流中。他们只得抓住覆舟的船舷,随舟漂流,所幸的是覆舟很快就被狂风

刮到了岸边。事后,俞樾有诗描述了哥俩的遭遇,“谁料危机即此伏,性命

几与蛟龙争”,“天旋地转此一瞬,使我目眩心怦怦”。兄弟俩真可谓有惊

无险,事后俞樾感慨地叹道:“嗟我远游竞何事,所为只此区区名”,科名

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由于兄弟二人到京城的时间比较迟,先前预定好的吴兴会馆已经住满了

从浙江前来参加会试的举子们,会馆中只剩下清远堂一间长期无人居住的小

屋。此屋用编秸糊纸的门障隔开,地方狭窄,条件十分艰苦,哥俩只能联床

而卧。吴兴会馆因地处宣武门外的半截胡同,距崇文门内考试的贡院有十里

之遥的路程,赶考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39年后,俞樾已是名满天下,值会

馆重修之际,会馆请这位大儒题一联于清远堂,他感慨地书寄了一幅28字联

:“萃一郡七县人文,科第春秋来接轸;诂卅有九年旧梦,兄弟灯火卧联床

。”

考试完毕后,兄弟俩回到会馆,等候发榜。出榜的前一天,参加考试的

举子们心情都非常紧张。为了缓解焦急的情绪,俞林便约俞樾和同郡的举子

数人,到龙树院小饮清谈,互相约定,在此期间任何人均不得谈论考场的得

失之事,以免为等候发榜而着急,直到傍晚大家才返回会馆。此时老仆急忙

告知,今天中午就已经知道俞樾中式进士的消息,因不知主人的去处,所以

未能及时通知。俞樾听后笑道:“总待明日榜出方信,此时知之犹嫌早也。

道光庚戌年(1850),是道光皇帝在位的最后一年。在此种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0.7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