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5.70目录:图书,传记,人文学家、社会学家,国学家,
品牌:王子舟
基本信息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326 页码
·出版日:1997年
·ISBN:7535414885
·条码:9787535414885
·版次:1998年6月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寅恪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创见极多。数十年来虽时有人与之商榷,甚至指责、批判,然而水退石出,沙去金存,寅恪先生的许多卓识被历史长河冲刷后,反倒留了下来而依旧寒芒四射。
寅恪先生生于传统文化衰落之时,但此时传统文化却尚未发生"断裂",因此他们能够接续传统文化,进而披荆斩棘,走出一条辟新之路。值传统文化断裂之后,则思维路绝,言语道断,一切都不复存在了。这就是为什么冯友兰、熊十力、陈垣、吴密诸先生后半生不能出成果之故。当然,生于此文化传统断裂之后的国入,自然也就失去了先贤那样的成长条件,因此,哲人萎谢,后无来者。客观地说,寅恪一代学人,一生颠危,终日屯塞;外侮内忧, 销魂铄骨,他们的学术成就是因此而大打了折扣的。即使如此,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学子,如今却因"先天营养不足",也无法在学术上能够超越他们,高山仰止,惟有虔心景慕而已。寅恪生平,特立独行,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早年留学欧美日,深知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因此,不希慕富贵,争学工程实业、管理技术等科,而专心致力于西方学术。回国后教书治学,也不愿"随队逐流,甘为牛后"。寅恪先生认为,文化传统不能割断,民族自立,国家自立,首要在于文化自立;学术可以亘万古、横九亥,因此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其中。
作者简介
王子舟,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
媒体推荐
序(王余光)
许多人都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读书的民族。是这样的,古代一位诗人曾写道: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读书,成为古代知识分子人生中最有意义最有乐趣的组成部分。
时代进入鸦片战争以后,古代那田园诗般的读书生活已悄然改变,救亡与启蒙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一些国学大家如梁启超、王国维等,也开始反省传统的知识结构,倡言西学。1898年,王国维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若禁中国译西书,则生命已绝,将万世为奴矣。”在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的冲突、融合中,思想、文化形态发生了空前的大震荡,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作家、学者,对西方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思想文化学术等方面进行讨论,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与改革,对中国的前途进行了不懈的探求。然而直至今日,他们所讨论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样,了解和认识这些先哲们的读书与治学生涯,对深入思考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文化继承与扬弃、批判与吸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等一系列问题,就不无借鉴与启迪了。
当我们重温近百年间这些先哲们的读书生活时,深切地感受到,读书风气的酿成与知识的增长,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记得在1994年,俄国一家权威杂志,就“读书在荧屏时代的命运”这一问题,邀请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俄罗斯鲁巴金阅读基金会主席普洛特尼科夫教授认为:人们电视看多了,会使注意力分散,思维没有系统,对世界的理解支离破碎,想象力水平大大降低。人们变得匆匆忙忙,他们感到言语表达困难,在谈话中突然从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缺少积极的词汇、机智等。读书时间的减少和看电视时间的增多,并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在许多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在中国,短短几年的工夫,电视不可阻挡地进入了千家万户,与寻常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在这个有几千年读书和藏书传统的国度里,藏书家庭日渐稀少。昔日夫子仃J宁静的书斋,今日被子孙们改造成轰鸣的卡拉OK房。有鉴于此,五年前我与徐雁先生联袂主编了一本《中国读书大辞典》,在这本辞典的序言中,徐雁写道:时值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西方工业文明狂飙突入社会大众的生活,电视、影像等各种大众传媒的普及,使民族独特的文化积累和个体独特的创造能力越来越走向窘迫。写字、读书、作文的传统求知方式被不断弱化,古典的读书精神几被扫荡无遗。在今天,倡言读书,鼓励求知,已经越来越成为寂寞而困难的事了。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这个肩负着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古老民族,读书人口的比例确实太小了一些。这是一个文明古国无可名状的莫大悲哀。今天,在这套“读书生涯”丛书即将奉献给读者之际,我想,它对我们继承优良的读书传统和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亦将有所裨益,这也正是作者和出版者的愿望之所在。
王余光
1997年8月1日
编辑推荐
寅恪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创见极多。数十年来虽时有人与之商榷,甚至指责、批判,然而水退石出,沙去金存,寅恪先生的许多卓识被历史长河冲刷后,反倒留了下来而依旧寒芒四射。
目录
卷首语
一、一代编名字重
1.义宁客家谱
2.戊戌风云人物
3.诗名满海内
4.旧时乌衣出英才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在柏林学习期间,寅恪生活窘困,已不似在美国哈佛。从民国十二年(1923)起,国内时局动荡不安,江西教育厅官费暂时停寄。这一时期,毛于水、傅斯年、俞大维等也均在柏林读书。在美国的赵元任先生拟辞却哈佛大学教职回国,但须觅一哈佛出身者代替,特致函给寅恪,希望他能重返哈佛。寅恪复信婉辞:我对美国一无所恋,只想吃波士顿醉香楼的龙虾。这当然是不想去的玩笑话。毛子水是民国十二年(1923)二月到柏林的,他回忆说:“那年的夏天,傅孟真先生也从英国来柏林。我见到他时,他便告诉我:在柏林有两位中国留学生是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一是陈寅恪;一是俞大维。后来我的认识这两位,大概也是由孟真介绍的。”“当时在柏林朋友聚会谈论的快乐,可以说是我这一生中一件最值得回忆的事情。”“寅恪、元任、大维、盂真,都是我生平在学问上最心服的朋友。”
寅恪在柏林读书,曾与周恩来有过交往,据寅恪学生石泉先生(原名刘适)讲,寅恪曾谈到在德留学时,“有一天晚上在一家华侨开的饭馆里,我无意中和周恩来还有曹谷冰(按:曹后来曾任大公报经理,解放后为全国政协委员)等三人相遇,同在一桌吃饭,由于政见不同,彼此争论起来。周恩来很雄辩,曹等三人都说不过他,恼羞成怒,动手就打,竟同时连我一起打。我们一同退入老板娘的住房,从里面锁上门。直到曹等走后才出来。”寅恪忆此笑曰:“没想到他们竟把我也当作了共产党。其实我那天什么也没有讲,只是听他们辩论。”此趣事约是寅恪四十年代病卧成都时,闲谈兴致所至提起的。寅恪平常不愿言及自己与煊赫人物之交往,故除石泉先生所提供外,其他资料皆不载及此事。但一九四九年后,一些政治运动中,寅恪受过周恩来的关照与保护,确是事实。
民国十二年(1923)年五月,赵元任夫妇也来到柏林。据赵夫人杨步伟女士回忆,到了柏林“会见了一大些旧识新知,最近的就是寅恪和孟真。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的乱的不得了,他们说只有孟真和寅恪两个人是‘宁国府大门前的一对石狮子’。他们常常午饭见面,并且大家说好了各吃各的,因为大家都是苦学生嚜。我看寅恪每次总是叫炒腰花,所以以后他和我们同住,我总叫厨子做腰花,可是他一点不吃(此处“同住”指回国后在清华任教事,引者注)。我说:‘你在德冈不总是叫腰花吃吗?’他说因为腰花最便宜,我回他在中国可是最贵。所以以后我们就不买猪腰子了。”又说:“有一天俞大维和寅恪请我们看德国歌剧,他们两人送到剧园门口就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