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与现代中国|报价¥21.90|图书,传记,哲学家、思想家,综合,陈锐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1.90
目录:图书,传记,哲学家、思想家,综合,

品牌:陈锐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

·页码:328 页码

·出版日:2007年

·ISBN:7500463642

·条码:97875004636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本书将马一浮置于20世纪的动荡背景中,对其生平、思想和诗歌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以表现那贯穿于其中的“孤神独逸”的风格和灵魂。书中阐述了马一浮早年生活中对死亡的体验及永久的影响,留美期间对封建专制和软弱的民族性的批判,以及日后他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书中尤其通过马一浮的人格和命运、与新儒学运动的关系以及儒学在大陆的沉浮,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提示出现代中国社会和思想循环变迁的轨迹。

作者简介

陈锐,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西哲学文化的研究,著有《中西文化的振荡与循环》等。

编辑推荐

马一浮作为“一代儒宗”虽然不像梁漱溟那样由于其著作和投身政治而声名卓著,而且还被一些熊十力的崇拜者认为没有培养出好弟子,但毕竟也成为新儒学的重要前驱。1921年夏,28岁的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前夕,从北京去杭州拜望了年长自己十岁的马一浮,并“经马一浮先生的推荐,读其所赠宋儒杨慈湖、明儒罗近溪著作,开始在自己思想中,升高了儒学的位置”。八年后,“大病几死,誓愿尽力于先圣哲之学”的熊十力将其最重要的《新唯识论》的手稿托其学生送与马一浮请教和修改,并作序和帮助出版。此外,马一浮的影响不仅远远越出了儒学研究或学者的圈子,也超越现代中国的各个时代。他的学识文章在清末已有声名,辛亥革命后启蒙思想家陈独秀称他为“大儒”。20世纪30年代,他成为丰子恺所说的“书法界之泰斗”,对佛学的理解之精深也广受推崇,被称为“南马北汤(汤用彤)”。1940年他的诗出版后,西方哲学史家贺麟说他是“我国当今第一流诗人”。到了90年代初,共产主义者胡乔木则称其为“一代宗师”。

本书将马一浮置于20世纪的动荡背景中,对其生平、思想和诗歌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以表现那贯穿于其中的“孤神独逸”的风格和灵魂。书中阐述了马一浮早年生活中对死亡的体验及永久的影响,留美期间对封建专制和软弱的民族性的批判,以及日后他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书中尤其通过马一浮的人格和命运、与新儒学运动的关系以及儒学在大陆的沉浮,从一个……

点此购买报价¥21.9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