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2.00目录:图书,传记,哲学家、思想家,西方,
品牌:黄忠晶
基本信息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7535416284
·条码:978753541628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媒体推荐
序
我们把弗里德里希·尼采列为20世纪哲学巨匠之首,也许会招致一些读者的疑问,如果他们对尼采略有所知的话:
尼采是一个哲学家吗?他是属于20世纪的人吗?我们有什么理由称他为20世纪的哲学巨匠?
的确,尼采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哲学家,在许多人眼中,他更像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个教主式的预官家。除了一篇生前未发表过的片断《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可以算作专门的哲学研究外(即使是这一篇,其风格和文字也让那些读惯了黑格尔的人感到别扭),尼采的作品大量的是那些警句、格言、随笔、杂感、寓言式的东西。作为哲学来说,这些东西既无体系又无范畴,简直可以用“杂乱无章”四个宇来形容。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理论形态作品的人,我们怎么可以称他为哲学家呢?
但尼采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哲学家,这且不说他曾花费很大气力专门深入研究哲学史和哲学问题,作了大量有独到见解的笔记,决不是外行侈谈哲学,从根本上说,他具有哲学家也就是思想者的气质:对一切人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偏爱寻根究底。
正因为不把哲学与任何理论形态联系在一起,尼采构造了他独具特色的哲学。尼采哲学是诗歌、是寓言、是神话、是艺术、是音乐、是气候、是摄生、是吃饭……它什么都是,只不是理论、不是科学、不是逻辑,不是人们通常认为哲学所应该是的那些东西。也许正如罗素所评论的,尼采“在本体论或认识论方面没有创造任何新的专门理论”,但这恰恰是尼采带给哲学的革命性的东西,不仅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
尼采恰好逝世于19世纪的最后一年。而在此之前十多年,也就是在1889年初,他就精神失常了,人虽然活着,与死去无异。从这个意义来说,他是属于19世纪的人物。
但他又的确是属于20世纪的。一个哲学家属于哪个时代,不完全以他的生卒年代而定,主要应该看他的思想影响:它是某一旧思想的延续,抑或是一个新思想的开端。尼采的影响无疑是属于后者。虽然在19世纪,在他的肉体还没有灭亡时,他的思想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影响,但他的精神生命只是到了20世纪,才真正得以高扬,成为一股巨大的思想旋风。
可以说,在20世纪,几乎没有哪一个主要哲学流派,跟尼采的名字没有关系,也可以说,在20世纪,几乎没有哪一个重要人文科学领域,没有尼采思想的影响,一部不谈尼采的本世纪哲学史和思想文化史,是不可想象的。
尼采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哲学家,一个思想者。在他看来,哲学具有一种“自我消费”的特点,也就是它不一定要拿出作品来:哲学家本人的生活方式或生命,这就是哲学本
身。尼采这个人和他的哲学,是根本无法剥离开来的。
哲学和哲学有不同。黑格尔的哲学、康德的哲学,我们要把握它们,不一定要看他们的传记材料;它们自成体系,逻辑的线索把一切串联起来。而尼采的哲学思想,如果不联系到他那极具个性特征的生活,就几乎是不可理解的。只是翻翻他那些格言、警句之类的东西,虽然也可以获得一种新奇感和某些启示,但总的来说,难以体味其凝结了生命内核总体意义的深沉。 这本尼采传,就是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可理解的尼采形象。所谓可理解,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同我们一样的人——以天才和高贵血统自诩的尼采如果不死,听到这样的评论,不知
会不会因愤怒而谩骂起来?——他那种种古怪、狂放、不合时宜的言行,如果放到他的生活环境中去,放到他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去,就显得很自然,一点也不怪诞,在有的时候甚至是不得不如此。
所谓天才,所谓出类拔萃,只是说他比一般人更加有个性一些;也就是比我们更能体会生之痛苦和欢乐,更能大喜大悲。我们同他之间并不是人神阻隔,无法逾越;恰恰相反,通过天才人物,我们能更敏锐地感受人生和时代,从他身上更深更广地看出自己,无论是好是坏。
要能够凸现尼采的个性,不仅需要获得充足的传记材料,还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这些材料。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一本传记都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区别只在于对其中的主观成分自觉或不自觉。不自觉者在貌似客观的外表下把主观的东西偷偷塞了进来,自觉者则力求使自己的主观态度与传主的客观特点达到有机的结合。
传记兼有文学作品和科学著作两方面的特点,也就是应该既真实又生动。真实,需要有严谨的研究态度;生动,需要有讲究的文字工夫。对相互矛盾的材料作尽可能准确的甄别,对有多种涵义的内容作尽可能贴切的解释,让事实和意义、具体的的形而上的、个体和世界、描述和分析自然地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总体——这是我写本书意愿。但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呢?只有让我们的读者来评判了。
目录
序
第一章 怀疑之光照耀
一 生死总关情
二 疾病与生命同在
三 音乐之声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是尼采对诗歌的爱好。诗歌,诗歌,诗是对歌、对音乐的模仿。其实尼采很小就对诗歌感兴趣。他写诗的历史几乎同弹钢琴一样长。在小学时他就喜欢写诗,送
给母亲、妹妹和其他亲友。在9岁以后他就会用华丽鲜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10岁那一年,写了55首诗。
而真正开始把写诗当作一件事情来做,是在小学快毕业时。到普夫塔中学的第一年,他写了好几首诗。其中有一首是:
不要问我,
“你的故乡在何方?”
我决不接受空间的约束,
也不受
时间的框框。
我像苍鹰一般
自由翱翔!
二十年后,当他开始作为一个既是思想上也是实际行动中的飘泊者四处游荡时,这首诗就成了一个十分应景的写照。
诗歌对于尼采来说,并非只是青年人凭一时的激情而弄弄的玩意儿。正如音乐一样,对于诗歌的爱好伴随了尼采的一生。而且越到后来,尼采的语言就越是诗歌化,成为一大特色。
诗歌化的语言成了尼采表达自己思想的主要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长期多病迫使他不断地随着季节变换自己的住地,不停地迁移,不停地旅行,不停地走动。他的头痛、眼疾,使得他需要用经常的散步来予以缓解,而他的思考不能止歇,他说:“真正的思考,是在散步中得来的!”他无法静坐下水作连贯的默神独思。他只能在走动间用间歇、跳动、片断的思维成果来表达自己。
从主动的方面说,他喜欢诗歌的凝炼。他曾自豪地说,他的作品一句话要抵别人的十句。他的大量文字以诗歌体语言为特征,的确达到这种效果。
最根本的是,他的哲学思想轻视证明的作用,证明,它本身就是一种谎言的表现,所以他从不证明什么,只是宣布什么,信不信由你!而诗歌般的语言,显然适于作这种宣言布道式的表达。
这种对于诗歌的喜爱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选择职业时,他将要选择语言作为自己研究和教学的对象。不能当 一个音乐家,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当一个跟诗歌有关的语言学家。
在普夫塔的尼采并没有断绝同小学时的两位老朋友的联系。他在假期常常同宾德和克鲁格在一起聚会。1860年,在他的提议下,他们三人成立了一个文化小团体,取名叫“日耳曼尼亚”;这团体规定,每个成员每月必须交一篇作品,或者是音乐,或者是诗歌,或是论文,然后大家相互观摩他人的作品并作出评论。
尼采十分积极投入地参加了这个团体的活动,对它的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