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电影的高级工程 好莱坞的Linux风暴

王朝system·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Digital Domain(简称D2),曾以《美梦成真》和《泰坦尼克》赢得两项奥斯卡大奖,同时他们的内部软件Nuke赢得两项奥斯卡技术成就奖,此外,该公司的广告片制作部被公认为广告行业最杰出的视觉效果工作室,曾荣获14项CLIO大奖,还曾荣获BAFTA大奖、戛纳国际广告节的多项金狮奖和最高奖、MTV音乐电视奖以及格莱美最佳音乐电视奖。

Digital Domain是好莱坞最早将工作平台移植到Linux系统的特效公司之一。

正是他们,使Linux在1997年首次打破好莱坞这块坚冰,影片《泰坦尼克》在Linux平台进行特效处理,并且第一次使用Linux集群系统,现在,D2已经使用Linux完成了20多部影片的特效制作,其中包括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特效奖的《泰坦尼克》和《美梦成真》。

在制作泰坦尼克之前,D2发现Linux可以和SGI的渲染平台一起工作,可以从SGI的Unix进行平滑的过渡,这正是众多工作室接受Linux的关键因素之一。

梦工厂是Linux在好莱坞的主要鼓吹者,从2002年开始制作《Spirit(小马王)》时候的150台Linux工作站,到《Sinbad(辛巴特)》时增加到350多台,在制作《Shrek》的时候,梦工厂使用了1000多颗 CPU的渲染农场,其中80%使用Linux,还有20%IRIX;而在制作《Shrek2》的时候,所以的平台都是Linux了。

梦工厂为动画制作配制Linux系统方面走在最前列。它拥有200多个Linux个人电脑系统,还有400多台Linux服务器。

梦工厂总共采用了三条途径通往Linux:移植、新开发以及鼓励第三方商家移植流行的商业软件。

他们和Disney赞助一些开发团队让Adobe Photoshop 7运行在Linux下,这一项目的目的就是通过再次开发Linux下的Wine和VMware模拟器,使Photoshop等一些专门的Windows软件能够在他们的Linux工作站上使用,这可以说是很疯狂的项目,实际上,当你听到Disney在使用Photoshop进行数字卡通的绘制时,不要认为是你熟悉的Photoshop,而是被他们所移植到Linux平台的古怪的Adobe Photoshop。

类似于梦工厂,Pixar工作室也将工作平台移植到了Linux,从1999年开始,RenderMan命令行工作就在Linux上实现了,接着,Mtor也移植到Linux,可以和 Maya、Houdini结合使用。《Finding Nemo(海底总动员)》主要使用Linux系统,到了《超人特工队》,Pixar工作室的工作平台也全部移植到了Linux平台。

不仅仅是这些顶级制作公司在变化,好莱坞的许多特效公司都使用了Linux制作他们的商业影片。比如,《兵临城下》,他们需要制作一种叫斯图卡的早年的飞机,但这种飞机现在根本找不到任何零件,于是由特技制作人员用Linux下的 Maya将飞机制作出来,为了制作爆炸等特技效果,他们还使用了同样在Linux下的 Shake软件。

工业光魔使用Alias|Wavefront Maya进行建模,在SideFx Houdini中使用Pixar RenderMan和Mental Ray渲染器以及使用Houdini的粒子特效,由于ILM使用自己开发的32位浮点精度的OpenEXR文件格式,这样对于渲染要求又大大提高,他们使用一个叫ObaQ的Linux管理程序来调度繁重的渲染工作,可以管理Linux和IRIX的渲染工作。

ILM有非常多的软件代码从SGI移植到Linux,在《星战前战2》里,全部平台已经移植到Linux上。

ILM 的技术指导Robert Weaver介绍说,在《星战前战2》的制作中,从RISC工作站迁移到Linux PC之后,在性能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他说:"老系统的速度实在太慢,以致于我们在制作激光束时,其看起来的效果却像是在投标枪。而使用Linux之后,速度提升了约5倍。我敢说这是我使用过的最好的东西。它很直观,也很稳定,而且我们还可以最快的速度获得补丁并对其进行修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