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能不能给公筷留个位儿?
笔者曾经在外贸企业工作,一件亲历的事情改变了自己对使用筷子,这一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习惯的看法。
去年下半年,一位华侨来洽谈投资项目,公司宴请他,席间气氛热烈,项目也顺利谈成,于是这位华侨成了公司的合作伙伴。一次,他神秘地对我说,“你知道我们项目谈成的秘诀吗?不是别的,就是筷子”。他说他去了很多地方,到过不少企业,只有我们公司在宴请时自始至终都在使用公筷。其实我们公司的条件并不比别人优惠,但华侨说既然投资,就得常来,来了得吃饭,用起公筷来,吃得放心。
起初还觉得这位华侨挺“较真”的,但细想起来,还真是有些道理。平时大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的,跟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免不了会推杯换盏共同进餐。席间那一双双筷子,恰似“游龙”一般,辗转于碟碗之间。有时更令人尴尬的是,别人特别是不太熟悉的人给自己夹菜,不吃吧,却之不恭;吃了吧,还真是不卫生。
我们常常比较中餐和西餐,也常常自豪于生活在一个饮食大国里,有着无边的口福,去品尝各地各式的美味佳肴。中西餐在进餐方式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餐遵循的是严格的分餐制,而我们的中餐几千年来都是以共餐为主。在某种程度上,共餐的方式促使我国成为通过饮食传播的传染病的高发地区。像我国已经是公认的“乙肝大国”,我想不能不承认这与我们的“筷子”有关系。
实际上,中国人的就餐工具——筷子,不仅简单实用,而且据说还有锻炼手指,进而锻炼大脑的功效。所以,筷子的发明和使用,不可谓不是国人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如果在宴席每盘美味边都放上一双公筷,是不是既发扬了我们千百年来的传统,又展示了新时期我们在生活习惯上更加人性化的一面?
使用公筷,好处不言自明,关键在于克服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
上世纪初,北京大学的校训中有一条:不随地吐痰。为何?当时,随地吐痰,古已有之,合理合法,已成习惯。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加之人们也了解到痰中有病,这才渐为国民认可,如今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原本是“想当然”的事情也引起了我们的重新思考。像北京提出夏天要让“膀爷”穿上衣服;上海规定当街马路不准晾晒衣服(俗称挂“万国旗”);有些地方已经明文表示,请客吃饭不能强行敬酒。这些过去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不得不改,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我想,推行公筷,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