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孰与高-于谦传(浙江名人研究大系)|报价¥15.20|图书,传记,文学界,中国,中国古代,钱国莲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5.20
目录:图书,传记,文学界,中国,中国古代,

品牌:钱国莲

基本信息

·出版社:浙江人民

·页码:293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213034332

·条码:97872130343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丛书名:浙江名人研究大系

内容简介

浙江这块并不算太广阔然而深厚的土地,哺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王羲之、谢灵运、骆宾王、孟郊、寒山、赵孟頫、黄公望、王蒙、茅盾、夏衍、郁达夫、竺可桢、童第周……他们为文化的传承,更为文化的创新,竭尽了他们的才智,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贯彻省委省政府号召推出的文化工程,推出了100位古今浙籍文化名人传记。本书为丛书之一,介绍的是风孰与高——于谦。

媒体推荐

书评

浙江这块并不算太广阔然而深厚的土地,哺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王羲之、谢灵运、骆宾王、孟郊、寒山、赵孟頫、黄公望、王蒙、茅盾、夏衍、郁达夫、竺可桢、童第周……他们为文化的传承,更为文化的创新,竭尽了他们的才智,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贯彻省委省政府号召推出的文化工程,推出了100位古今浙籍文化名人传记。本书为丛书之一,介绍的是风孰与高--于谦。

目录

第一章 湖山灵秀

杭州府钱塘县太平坊南新街——于谦出生地

世代官宦之家隐德不仕的父亲于仁

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传说 “救时宰相”的预言

求学经历 仰慕苏轼等先贤《石灰吟》

乡试中举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十月十三日至十四日,于谦指挥明军取得了明朝与瓦剌之役中最辉煌的胜利,重创了瓦剌部,而明军则士气大振,此役成为明朝和瓦剌交战形势的转折点。

也先议和的阴谋没有得逞,就派散骑到德胜门窥探明军军情,于谦凭着军事经验料定瓦剌极有可能从这里进攻,于是让石亨预先带兵埋伏于两旁空房,先派少数骑兵迎战,既而佯装败退,也先果然中计,率数万精骑呼啸而来,霎时,路旁伏兵骤起,火炮火铳齐发,形成前后夹攻之势,范广跃马当先,冲锋陷阵,官兵勇气百倍,奋力杀敌,大败瓦剌,也先之弟平章孛罗卯那孩被火炮击中而死。瓦剌遭到重创后,转攻西直门,守将都督孙镗出城迎战,斩其前锋数人,瓦剌兵稍退,孙镗乘胜追击,瓦剌增兵合围孙镗,敌众我寡,孙镗力战不支,欲退入城门,给事中程信督军守城,从城上发箭炮轰打瓦剌,这时,高礼、毛福寿率兵助战,石亨与其侄石彪领兵前来增援,瓦剌军三面受敌,被迫撤退。

瓦剌撤退了,于谦没有作片刻休息,因为瓦剌不会善罢甘休,必将卷土重来,因此他对京师九门的兵力重新作了部署,加强了西直门和彰义门(今广安门)之间的兵力。第二天,瓦剌部果然进攻至彰义门,于谦率部反攻,先遣都督毛福寿等堵塞街巷要道,于路口埋伏神铳短枪,再派副总兵武兴、都督王敬等迎战瓦剌。交战后,明军以神铳火器冲锋,列弓弩短兵继进,挫败瓦剌军的先头部队。本来,明朝部队此时可以一鼓作气彻底击退瓦剌部,然而,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明军中有数百骑兵邀功心切,从后面突然冲出,冲乱了阵营,瓦剌军乘机反击,武兴中流矢牺牲。瓦剌追到土城,当地百姓自发登屋号呼,震天动地,以砖石为武器砸向扰乱了他们生活的瓦剌部,高礼、毛福寿援兵及时赶到,在明朝军民强有力的攻势前,瓦剌溃不成军。

也先此番率瓦剌部深入京畿,原以为明朝40余万大军已经覆灭,残兵剩勇必然不堪一击,何况手头还有朱祁镇这张王牌。入主中原指日可待。但是,出乎也先意料的是,自十月初十日以来,连遭败绩,而议和迎驾的阴谋又不能得逞,瓦剌军士气一落千丈,也先又听说明朝的援军将至,担心明军断其退路,只得于十五日连夜拔营逃窜。

城外的瓦剌部刚刚趁黑拔营,于谦就已经侦知朱祁镇被也先挟持先行,不在瓦刺大营之中,就当机立断,命令石亨等率军乘夜举火,用大炮猛轰敌营,击死瓦剌万余人,再遭重创的瓦剌部从良乡仓皇而退。十七日,也先率大部队挟持朱祁镇出紫荆关北遁。因为尚有小股瓦剌军散掠各处,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5.2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