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蒋泥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书店
·页码:206 页码
·出版日:2007年
·ISBN:7805688109
·条码:9787805688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牛津大学的学生学中国语文时,为什么只选老舍的《我这一辈子》做教材?他真的是自杀吗?又为何死后腹中无水?“那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否决定颁给他?又为什么不颁?所谓的“那一年”又是指哪一年?本书经舒乙授权,收录大量老舍的生前照片,部分照片为首次对外披露。本书将带领您跟着名师读大师,破解老舍人生之中的一个又一个谜团。本书以时间为线索,细述老舍先生生平,将大师摆在普通人的位置上来诠释,解读,以解谜的方式,向读者讲述老舍先生充满曲折的传奇一生,追根溯源。
媒体推荐
书评
牛津大学的学生学中国语文时,为什么只选老舍的《我这一辈子》做教材? 为什么说一个不怎么相干的阔大爷,成就了老舍? 老舍和这位阔大爷的千金苦苦相恋,却终不能成为眷属,千金小姐又如何成为老舍小说里的原型? 为什么本书作者将老舍的《我这一辈子》和他的另一个中篇《月牙儿》,以及沈从文的《边城》,张爱玲的《金锁记》,并列为四部 “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老舍是自杀吗?但为什么他死后腹中无水? 1979年,挪威汉学家伊丽沙白·艾笛来中国,对萧乾夫妇说,“那一年,本来诺贝尔文学奖已决定颁发给中国作家老舍,但查明他确实已于八月间去世,而按照规定,诺贝尔文学奖是只颁发给仍在世的人的,所以就给了另外一个人”。
“那一年”是指哪一年? …… 跟着名师读大师,一起破译大师之谜!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迟到的老舍缘
一、出生之谜
二、出道之谜
1.成就老舍的两个人
2.老舍的学历与出道
3.艺术化的京城满族与老舍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属狗,满族人。生于北京西城护国寺街小羊圈胡同,现为新街口南大街小杨家胡同8号院内北房,时在阳历1899年2月3日黄昏,也就是阴历戊戌年(1898年)腊月二十三酉时。
依中国时岁民俗,这天是“小年”,灶王爷要去西天,上报人间“好事”,“全北京的人,包括着皇上和文武大臣,都在欢送”,“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可谓生逢良辰节日,以至连一向脾性恶劣的姑母,都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的来历不小哇!说不定,灶王爷身旁的小童儿因为贪吃糖果,没来得及上天,就留在这里呢!”
又因次日恰“立春”,是一年中的头一个节气,乃取名“庆春”。
“可以想象得到,当初我的父母必是这么看:有子名春,来头必大,定会光宗耀祖。还可以想象得到:春字这个吉祥字,父母当然希望儿女美似春花,一生吉利,万事亨通。”
“舍予”则是“舒”字的分拆。而笔名“老舍”,与他的姓、字相关,都含了一个“舍”在内。它第一次出现,是在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见于1926年《小说月报》第十七卷第八号上。
老舍的出身和名号如此考究“传奇”,我们若单自这一点说,他的一生,“春”确是“庆”到了,“来历”也被自己作出的斐然成就证实,世称他是“五四”一代现代作家甚至整个20世纪作家中,中国“最优秀的小说家”和“著名大师”和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但一生终结,却也在那个“舍”里藏了——一生信仰所系在“牺牲自我”,可“老”是“舍”“予”着,最后连性命都“舍”却不要,而投了太平湖。
这是后话。
即使被姑母言中,老舍确不是凡人,可在起步阶段,凄苦沾染了生活的全部。这种感受如此强烈,以至于他后来以“月牙儿”这个物象,来透露童小心迹:那是“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一次一次的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照着我的泪”。
这个感受很重要,几乎决定了他一生命笔的主要取向和底调。正是有了一个惨淡酸涩的童年,最终造就了老舍那颗刚强而伟大的平民作家的魂灵。
老舍出生前,他父母已生过三位哥哥、四位姐姐,活下来长大成人的却只有四人:大姐、二姐、三姐、三哥。
他是母亲的“老儿子”,生他时,母亲41岁,两个姐姐出嫁,三姐十一二岁,哥哥八九岁,姑母守寡,和他们一起生活。
算来一家六七口,进项只有父亲舒永寿每月的三两银子。
舒永寿是一名保卫皇城的护军,属满族“八旗”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