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中走出的诗人--戴望舒传论|报价¥33.50|图书,传记,文学界,综合,王文彬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33.50
目录:图书,传记,文学界,综合,

品牌:王文彬

基本信息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2006年

·ISBN:7100043778

·条码:97871000437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讲到戴望舒,我们就会想到他的诗。他的诗歌是自由主义风格,但是他的政治却是倾向于左翼。这到底是何原因?阅读本书所展示的生活、艺术和心路历程,或许,你就能从中找出答案。

本书依照诗人戴望舒的生平足迹,展示了他的生活、艺术和心路历程。书中侧重剖析了诗人戴望舒政治、艺术多元理念(即政治上左翼、文艺上自由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形态,以及抗战后到建国时期逐渐趋于协同的过程。

编辑推荐

讲到戴望舒,我们就会想到他的诗。他的诗歌是自由主义风格,但是他的政治却是倾向于左翼。这到底是何原因?阅读本书所展示的生活、艺术和心路历程,或许,你就能从中找出答案。

目录

第1章 童年和学生时期(1905一1927)

1.家世和童年

2.宗文四年

3.就读上海大学

一一政治、艺术多元理念的萌蘖

4.求学震旦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戴修甫和卓佩芝结合时,他们的两个家庭都已经衰败。戴修甫在北戴河

车站供职时,每月寄钱回家,供给家用。家境虽然贫寒,但是礼数很多,婆

婆也较苛严。卓佩芝要穿“高低儿”(旗装,鞋底当中有木块),早晚都要向

婆婆跪拜请安,怀孕了,还要承担大家庭繁重的家务,有一次戴瑛看到大伯

家买了一担黄金瓜,她也吵着要,卓佩芝买了几个,戴瑛哭着要买很多,卓

佩芝说我们怎么好和他们比。戴瑛仍是哭闹,卓佩芝就打她几下,婆婆知道

后,抓住卓佩芝的头发,把她拖到祖宗堂前跪下,一面打,一面骂,甚至把

头上的钗也打断了。直到戴望舒会走路后(3岁),戴修甫才把他们母子三人

接到北戴河。在北戴河车站时,生活也很窘迫,卓佩芝给车站几个同仁包饭

,稍作补贴家用。三年后,回到杭州,赁屋居住在大塔儿巷28号。此时,孩

子们还小,开销不大。到戴瑛出嫁时,家中已负债了,卓佩芝后来回忆说:

“月月寅吃卯粮。”戴修甫每月都买航空奖券,希望一朝中奖。有时戴修甫

还画草图,说中了奖,要盖一幢房(带园子的平房),把草图上的房子按家中

人口一一分配,但是,始终也没有中奖。

大塔巷以塔得名,据说这塔是清朝杭州城区中心的标志。28号一门住两

户,还有一家姓蒋。从大门进去,有一方小庭院。庭院西边有一道门,通向

蒋家。庭院正面是戴家门厅,有一道屏风。门厅较暗,右边停着一顶供出门

用的轿子。门厅后面,右厢房是戴修甫夫妇的卧室,左厢房是戴望舒的卧室

兼书房,里面有一张床,一张淡黄色的书桌和两大两小四个书柜。戴望舒后

来在《断指》一诗中所说的泡着酒精的断指的小瓶,就放在书柜里,少年及

中年,他的同学和朋友来了,就到这间房里谈话。外甥女钟萸至今还清楚记

得,郁达夫晚上一来,就和舅舅谈天到深夜。两排厢房之间有后轩和天井院

。左右厢房后面各有一间杂屋,两间杂屋之间又有一方小庭院。庭院朝西有

门通向与蒋家公用的后园。戴修甫莳花养鸟都在这个园子里。园内有一口深

井,即使大旱之年也有井水。夏天,每天上午用布袋放西瓜,沉到井底,下

午吃“冰西瓜”。有时还用井水冰“石花”(似凉粉一类食品,加白糖、醋

食用)。庭院和杂屋后面是厨房。戴家在这里居住了20余年,直到1936年戴

修甫去世,戴望舒结婚,才举家迁徙上海。

P4-P5

点此购买报价¥33.5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