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方维保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95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63360433
·条码:978756336043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丛书名:漩涡人物系列丛书
作者简介
方维保,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已出版《迷乱的风景:新时期文学现象论》、《当代文学思潮史论》、《刀走龙蛇文脉长:徽州古刻书》、《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等著作多部。
编辑推荐
苏雪林(1897一1999),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文学研究家。她是与冰心、丁玲、凌叔华、沅君齐名的五位女作家之一,被誉为“五四”之后中国文艺取得辉煌成就者的大师级人物。其散文文字率真,有诗意;其文艺评论辛辣有味,淋漓尽致。代表作有《绿天》《棘心》《屠龙集》《青鸟集》《文艺话旧》等。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苏雪林的生平事迹,展现其在时代、生活中折射出的至善、至美、至纯品质,同时也客观公正地对于其在鲁迅生前逝后态度的变化予以理性分析。
让我们拨开历史的浓雾,发现一个真实的苏雪林。
目录
在苏雪林的故乡(代序) (鲁彦周)
第一章 童蒙记忆:从瑞安到上海
一 苏辙后人
二 顽童天性
三 两个女人
四 仆人的故事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苏雪林的父亲,名锡爵,字少卿,号鼎三邑养生,生于同治甲戌十二月
十九日。兄弟共七人,他为长子。苏锡爵与他的兄弟们青年时代都曾经醉心
于举业,甚至还到魁星面前虔诚叩拜,祈求功名的顺利。但尽管热心祀奉如
此,其功名也并无多大长进,仅仅限于“进学”一一秀才而已。还在苏雪林
很小的时候,父亲和他的兄弟们已因举业无望,而把那些闱墨之类的书籍抛
得无影无踪了,山在任仁颇有所得的父亲苏锦霞替他们各自捐了官。苏雪林
父亲捐了个道员,签发山东候补。
苏锡爵生有三子二女,苏雪林是他的第四个孩子。当他候补山东道员时
,他把第二、三两个孩子绍章、绍兰和妻子杜氏接去,而留下大儿子绍基、
大女儿淑孟和小女儿苏雪林在祖父母身边。苏锡爵在山东候补一直没有得到
实缺,但差委倒是不断。后来,由于那个颇为赏识他的上司他处任职,他不
被新上司看重,遂重返浙江。回来以后他仍不死心,坚持要远赴云南,一则
认为云南是个偏远省份,官场竞争少,二则当时的云南巡抚李经羲是个安徽
人,估摸会念同乡之谊加以提携任用。谁知去了没过多久,便遇着辛亥革命
爆发,又仓皇逃了回来。在外求宦的父亲在苏雪林成人之前与她相处并不长
。这样的情况下,母亲杜浣青便成了苏雪林最为亲近的人了。
除了父亲之外,二叔和四叔对苏雪林的影响较大。二叔锡恩,字均平,
曾进过学。因他所谓天生的克妻命,发愤去当和尚,和尚当不成,便东渡日
本留学,学法政科。后曾参与留学生的反日风潮,而被遣送回国。回国后积
极宣传革命思想,并参与集资创立上海中国公学,动员苏家人股中国公学。
胡适后来毕业于这所学校,苏雪林因此而认为她与胡适有“渊源”。由于二
叔经常在家中与兄弟、子侄们探讨“排满”理论,使苏雪林在童年时代就受
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四叔苏锡圭也在中国公学上学,他天资聪颖,能诗能文
,是苏雪林最早的启蒙老师和文学爱好的培养者。
苏氏一家迁居上海后,由于人口众多,有出无进,且一住便是三年,经
济上眼看着难以支撑。祖父苏锦霞于是放弃了在上海做遗老的念头,率一家
人返回太平老家。此时苏雪林的父亲已经无法做官,但他于心不甘,后靠北
平的一个同宗的举荐,做了一个小公务员。大概是举荐得力,官虽不大,收
入却颇为丰厚;并在省城安庆置办住宅,娶有小妾。可作为长子,大家庭沉
重的负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