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3.30目录:图书,历史与地理,历史,中国史,综合,
品牌:李景屏
基本信息
·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页码:285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50484571X
·条码:9787504845719
·版次:2005年5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清实录、清代档案、清人笔记等史料为依据,聚焦于宫闱深处,以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后妃作为描述的重点,在展现她们个人悲欢的过程中揭示婚姻与兴衰的关系。人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实真到了关键的时刻,匹妇也未必能脱身,更何况那些接近权力巅峰的女人!解密后妃真相,走出戏说误区。
本书以清代十二位后妃的命运为切人点,揭示她们的遭遇及其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她们对王朝兴衰、政治风波、权力之争的感悟,绝大多数是通过自身的境遇来品味,或者是从子女以及骨肉至亲的生死荣辱来解读。家是她们观察社会、体会兴衰的窗口,也是她们展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本书所选择的十二位后妃除了同清王朝的兴衰紧密相连的孝庄皇太后与慈禧外,还描述了在努尔哈赤兴邦建国期间留下足迹的大妃乌拉那拉氏既具传奇又颇为惨烈的一生;顺治孝献皇后董颚氏神秘的经历以及她同皇帝的生死之恋;而被康熙末年的储位之争的政治风云所笼罩、凄苦不堪的康熙德妃乌雅氏以及在雍正即位前后被卷入政坛漩涡的年贵妃的遭遇则向人们揭示了在最高权力更迭之际妃嫔们难以摆脱的痛苦;而在太平盛世之下,因不堪冷落而抗争的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在死后都得不到宽容的遭遇;当紫禁城中都发生喋血之战的时候,中衰之象已经深深嵌入嘉庆皇后钮祜禄氏的脑海中;至于既经历鸦片战争外部刺激又不能帮助皇帝择立一个合适继承人的道光静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代不如一代的因袭;因有维新思想被扼杀的光绪珍妃与惟慈禧之命是听的光绪皇后,最终都成为晚清政坛上的牺牲品——一个丧了性命,一个当了亡国太后……
这些接近权力极限的女性,在情感世界、家庭生活中都是极不正常的,在高处不胜寒的同时,就是如临深渊的惶恐,被皇家礼法扭曲的心灵使得她们对痛苦既敏感又近乎麻木,在七情六欲与森严等级、骨肉亲情与政坛风波的冲突中去寻求平衡,因而也就谱写出一幕幕迥然有别的不同人生归宿——或凄苦酸楚,或缠绵悱恻,或扼腕而叹,或知足常乐,或荡气回肠,或遗恨尘寰,或罄竹难书……
作者简介
李景屏,生于1945年7月,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自1978年起从事清代政治史,清代社会史的研究,著有《清初十大冤案》、《皇太极与袁崇焕角逐记》、《乾隆皇帝全传》、《康熙废嗣之谜》、《乾隆与和(王申)》(与康国昌合著)、《乾隆、和(王申)与刘墉》(与康国昌合著)以及《萧太后》等,累计发表专著、论文、译文达197万余字。
媒体推荐
书评
编辑推荐
本书以清实录、清代档案、清人笔记等史料为依据,聚焦于宫闱深处,以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后妃作为描述的重点,在展现她们个人悲欢的过程中揭示婚姻与兴衰的关系。人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实真到了关键的时刻,匹妇也未必能脱身,更何况那些接近权力巅峰的女人!解密后妃真相,走出戏说误区。
本书以清代十二位后妃的命运为切人点,揭示她们的遭遇及其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她们对王朝兴衰、政治风波、权力之争的感悟,绝大多数是通过自身的境遇来品味,或者是从子女以及骨肉至亲的生死荣辱来解读。家是她们观察社会、体会兴衰的窗口,也是她们展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本书所选择的十二位后妃除了同清王朝的兴衰紧密相连的孝庄皇太后与慈禧外,还描述了在努尔哈赤兴邦建国期间留下足迹的大妃乌拉那拉氏既具传奇又颇为惨烈的一生;顺治孝献皇后董颚氏神秘的经历以及她同皇帝的生死之恋;而被康熙末年的储位之争的政治风云所笼罩、凄苦不堪的康熙德妃乌雅氏以及在雍正即位前后被卷入政坛漩涡的年贵妃的遭遇则向人们揭示了在最高权力更迭之际妃嫔们难以摆脱的痛苦;而在太平盛世之下,因不堪冷落而抗争的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在死后都得不到宽容的遭遇;当紫禁城中都发生喋血之战的时候,中衰之象已经深深嵌入嘉庆皇后钮祜禄氏的脑海中;至于既经历鸦片战争外部刺激又不能帮助皇帝择立一个合适继承人的道光静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代不如一代的因袭;因有维新思想被扼杀的光绪珍妃与惟慈禧之命是听的光绪皇后,最终都成为晚清政坛上的牺牲品——一个丧了性命,一个当了亡国太后……
这些接近权力极限的女性,在情感世界、家庭生活中都是极不正常的,在高处不胜寒的同时,就是如临深渊的惶恐,被皇家礼法扭曲的心灵使得她们对痛苦既敏感又近乎麻木,在七情六欲与森严等级、骨肉亲情与政坛风波的冲突中去寻求平衡,因而也就谱写出一幕幕迥然有别的不同人生归宿——或凄苦酸楚,或缠绵悱恻,或扼腕而叹,或知足常乐,或荡气回肠,或遗恨尘寰,或罄竹难书……
目录
前言
一、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妃乌拉那拉氏 1
二、清太宗皇太极庄妃博尔吉济特氏(即孝庄皇太后) 25
三、顺治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 75
四、康熙德妃乌雅氏(孝恭仁皇后) 88
五、雍正皇贵妃年氏 112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在努尔哈赤崛起创业、建邦开国的过程中都直接或间接地留下了乌拉那拉氏的印记。在权力之争中她被送上祭坛,但她生命的活力、刚烈的个性、过人的聪睿则在她儿子身上得到延续。轰轰烈烈的清军入关、定鼎中原就是在她的儿子多尔衮的指挥下进行的……
乌拉那拉氏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任妻子,在努尔哈赤称汗以后是皇宫内地位最高的大福晋;但在清代的皇后中她也是最苦命的一个,不仅被送上牺牲的祭坛,还没得到皇后的名分……
1.少年丧父
大妃乌拉那拉氏,是乌拉部贝勒满泰的女儿,名叫阿巴亥。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12岁的阿巴亥被她的叔叔布占泰嫁给了建州部的首领——43岁的努尔哈赤。
嫁给一个比自己大31岁的人,而且此人还妻妾成群,他的第二位大妃(满洲老档中称之为大福晋)——继妃富察氏依旧健在。富察氏虽然是带着孩子改嫁的,但她既漂亮又聪明,很是得宠,为努尔哈赤生下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十子德格类、第三女莽古济。因而当努尔哈赤的发妻——生育了长子褚英、次子代善、长女东果的佟氏去世后,她就从福晋升为大福晋。更为难得的是,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的战争中,富察氏同丈夫患难与共,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在抵御海西等部入犯的战争中,富察氏夜不能寐,时刻提防敌人的突然袭击。
造就阿巴亥同努尔哈赤婚姻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建州部同海西四部彼此势力的消长,以及努尔哈赤在女真政治舞台上的初露锋芒。阿巴亥所在的乌拉部与叶赫部、哈达部、辉发部同属海西四部。海西四部虽然都姓“那拉”,但乌拉、哈达、辉发属于女真族,而叶赫部的祖先却是蒙古人。在哈达部首领万汗(亦称王忠)统治时期,该部曾一度控制海西四部。然而在万汗叔叔旺济外兰(又称王台)当政时,曾经配合明军攻打叶赫部,致使叶赫首领褚孔格被杀。尽管万汗执政后,很想化解同叶赫部的旧仇,并娶褚孔格之女为妾,但褚孔格之子(一说是孙)杨吉奢始终对哈达部怀恨在心,并借万汗年老、其长子扈尔干性格残暴不能负重之机,鼓动乌拉、辉发脱离了哈达,海西四部的联盟随之解体,已是风烛残年的万汗在1582年(明万历十年)忧愤而亡。
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努尔哈赤完成对女真建州部的统一,建州女真部的统一自然引起海西四部的关注与恐惧。在哈达部削弱后,叶赫逐渐成为海西四部的首领,为了遏制建州势力的发展,叶赫贝勒纳林布禄向努尔哈赤提出领土要求:把额勒敏、扎库穆两地执蟮挠吞跛撼上赶傅奶酰潲哈赤拒绝后,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