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鞋市场难题怎样解?
皮鞋的功能与时尚、舒适性与价格的矛盾带来产品的积压。还有许多潜在的皮鞋消费等待开发,老年鞋的市场空缺就是其中之一。
在美国,人均每年需购买5至6双不同用途的鞋;以色列人均消费4双以上。中国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的统计。由于我国有悠久的制鞋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又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大国,形成了广东、福建、温州、成都、重庆五大鞋类生产集散地。
巨大的产量也导致产品的销售市场困难重重,一方面,品种繁多的皮鞋使市场琳琅满目,另一方面,一些人买不到适合的皮鞋。皮鞋的功能与时尚,舒适性与价格的矛盾带来产品的积压。还有许多潜在的皮鞋消费等待开发,老年鞋的市场空缺就是其中之一。
我国人口正步入老龄化,而在这日益完善的鞋类市场中适合老年人穿的鞋子却寥寥无几。但众多商家以老年人消费能力低为借口,不肯开发老年人穿的鞋类,鞋类消费市场未跟上人口老龄化的步伐。造成这种结症的所在是,老年人在市场上找不到适宜的产品。老年人选鞋子,首要条件是舒适。对他们来说,市场上的皮鞋穿着不舒服,运动鞋稍显笨重,休闲鞋款式太时尚,偶尔看到有卖的,不是款式太老土,就是不好穿。老年人患脚疾的为数不少,有做保健鞋的厂家,也极少有专门为老年人量脚定做的。在市场上想找到一双让老年人称心如意的鞋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年的下雪天都有老年人滑倒骨折的事件发生,都有寻找防滑鞋的呼吁。这说明,老年消费者并非不想消费皮鞋,而是企业没有生产出令老龄消费者满意的皮鞋。中国老龄协会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全国老年人潜在消费能力约为3000亿元,其中服饰穿着1/ 3,医疗保健 1/3,其它1/3。面对如此诱人的老年人消费市场,厂家和商家都不为所动。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数据,到2001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超过 9200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1 8%,已经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人口老龄化的比例(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7%)。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 20%。这样大的市场份额,为什么没有人来切割?
另一种现象是,目前,鞋类市场上各类男鞋、女鞋可谓名目繁多、品种齐全,就连童鞋也日渐琳琅满目起来,大人小孩都不会为买不到一双合适的鞋而发愁。但如果想多消费几双皮鞋,就有有了难度,难在鞋的舒适性与时尚性没有结合到让消费者满意上。目前皮鞋的这一难题,正在被各式各样的休闲鞋、旅游鞋解决。为什么时髦女性回到家中要换上轻便的休闲鞋,用一个字就可以解释———累。随着皮鞋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制鞋技术和水平的提高,穿皮鞋的感觉不必再用“累”来形容,它的感觉应该是舒舒服服的,就像奥伦的皮鞋穿上去可以跑马拉松一样。
在时尚与舒适之间存在的问题还有健康。新款尖头皮鞋一时成为时尚女性的最爱。把脚放进又瘦又细又尖的皮鞋里,如同给女性缠上了小脚,不利于骨骼的发育。由于尖鞋头可进入的空间狭小,人为地将脚趾往中间收缩、挤压,会造成骨骼变形,日后对跑步、走路的速度都有影响。一些骨科专家提醒消费者,这种鞋对女性足部健康是没有好处的,年轻女性要谨慎购买,中老年女性最好不要尝试。尽管专家的观点如此鲜明,但爱美的女性仍然我行我素。据了解,在各大商场内,这种尖头鞋非常畅销,购买者多为20至30岁之间的白领女性。这些女性在听取医生的意见后表示会适当少穿,但这种尖尖的鞋头会让脚显得更修长,女人味儿十足。在健康与美丽之间,年轻的女性们有些难以取舍了,这种现象其实来自设计师的引导。皮鞋设计师的宣传比起服装设计师要弱很多。服装设计师每年对款式的发布,引导着服装时尚的流行,但我们还没有皮鞋的设计与流行发布,也就是说皮鞋的流行并非设计师在主导。
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陈国卫透露,我国每年鞋类产量50多亿双,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鞋类总产量的 50%以上;我国皮革行业具有一定规模的约1.6万个企业里,制鞋企业就占到7200多个。皮鞋产品出口占全国总产量的35%左右。2002年1-11月份我国皮革工业产皮鞋13 .56亿双,其技术、质量已经达到国际中档水平。然而,面对皮鞋市场日益扩大的趋势,根据我国的现状,确立主攻方向、品种、品牌成为当务之急。在皮鞋市场上,只要抓住人们的消费心理,设计出流行的皮鞋产品,就会得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