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领袖与战友|报价¥27.90|图书,传记,传媒英才,综合,吴冷西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7.90
目录:图书,传记,传媒英才,综合,

品牌:吴冷西

基本信息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页码:310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01175942

·条码:97875011759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我国老一辈著名新闻记者吴冷西同志的回忆录。作者通过对自身亲历的若干重大历史时刻的回忆,记录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袖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作者还通过对与田家英、姚溱等人交往的回忆,真实地记录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他们的沉浮。

这本文集中,汇集了冷西在退休以后撰写的一系列纪念文章。冷西以他的亲身经历,记述了毛主席、刘少奇同志、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工作片断,记录了曾经与他共过事的廖承志同志、田家英同志、胡乔木同志、艾思奇同志、陈克寒同志、姚溱同志的工作和生活的史实。这个文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党的领袖人物的人格和魅力,也记录了我们一批党的高级领导同志和新闻工作者的恪尽职守和为党为民的一生。

编辑推荐

这本文集中,汇集了冷西在退休以后撰写的一系列纪念文章。冷西以他的亲身经历,记述了毛主席、刘少奇同志、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工作片断,记录了曾经与他共过事的廖承志同志、田家英同志、胡乔木同志、艾思奇同志、陈克寒同志、姚溱同志的工作和生活的史实。这个文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党的领袖人物的人格和魅力,也记录了我们一批党的高级领导同志和新闻工作者的恪尽职守和为党为民的一生。

目录

延安十年

——毛主席印象记/1

(一)从陌生开始/1

(二)在《解放日报》的感受/3

(三)传世杰作/5

(四)夜以继日的关注/7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在同辈人中,我知道毛主席比较晚。我第一次听到毛泽东这个名字,是

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之前不久。当时我在广州广雅中学读书,年方16

岁。比我高两个年级的高中同学,向我讲了“朱毛红军”长征的故事。这时

我才知道有“工农红军”、“共产党”,但对“朱毛”其人则很陌生。

我是一个爱国学生,眼看东三省沦陷,日寇入侵华北,国亡无日,对共

产党、工农红军主张坚决抗日,很佩服也很向往。这导致我积极响应北平学

生的“一二·九”运动,参加了一周之后的广州“一二·一六”示威游行。

我从此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从《生活周刊》、《世界知识》杂志、《

自修大学》杂志等左翼刊物中逐渐了解抗日救国、解放劳苦大众、民族解放

和社会解放的道理,也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劳苦大众当家做主的国家——苏

联。

卢沟桥事件爆发,我从《自修大学》杂志看到介绍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于是1937年12月初离广州去延安,要到那里学习抗日的本领。我羡慕的是共

产党、红军这个整体,对领导人物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我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开始时只知道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的名字

,包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等,究竟是谁领头,不知道也不大在

意。毛泽东在我心目中地位并不突出。只听说过他多次对“抗大”学生讲话

,但我没有看到、听到。

我先见到的不是毛主席而是朱总司令。因为朱总司令经常到“抗大”校

部球场上打篮球,我当时在校部后面的“抗大”第三期第三大队第十队学习

,那里是延安师范旧址,就在篮球场旁边。朱总司令给我的初步印象是平易

、敦厚的长者。乍看会误为伙夫或马夫,毫无首长的架子。

我在延安整整十年,听过毛主席多次讲话,但一直没有同毛主席直接交

谈。我对毛主席从完全陌生到初步了解,主要是在新闻工作中的感受。

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并听他讲话,是1938年3月19日“抗大”第四期开

学典礼大会上。我原来从1937年12月起在“抗大”第三期学习,1938年2月

底毕业后报名再入第四期军事大队学习,准备上前线打日本鬼子。校部决定

,第四期军事大队(后改称第一大队)从延安搬到瓦窑堡。行前召开开学典礼

大会,毛主席给我们讲话。我记得大意是:抗日军政大学顾名思义是学习抗

日,要学政治,更要学军事,要政治与军事相结合。军事大队有老红军(占

三分之一),也有青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7.9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