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6.40目录:图书,传记,军政界,政治人物,美俄(苏),
品牌:迈克尔·马莱特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页码:77 页码
·出版日:2001年
·ISBN:7532724840
·条码:9787532724840
·版次:2001年1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马丁·路德》,主要以编年史的方式,通过资料分析介绍了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及发起人马丁.路德,同时介绍了当时的教会与宗教的现状,德国的宗教改革等等。本书提供了最新研究成果,书后还附有参考文献对进一步研究颇有助益。
作者简介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专业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1日,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新闻出版署命名为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单位,是中宣部表彰的全国首批优秀出版社之一。社内拥有不少精通汉、英、法、俄、德、日、西班牙等世界主要育种的资深编辑,书稿的译作者多为在外语和汉语方面以及专业知识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学者。
媒体推荐
前言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16世纪“宗教改革”的重要性为何,今日或许其影响已经不再明显,但是有些历史学者认为宗教改革建立了思考人与上帝关系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又启迪了新思潮,影响到现代资本主义和民主的产生。对于宗教改革的发源地——德国——而言,改革所带来宗教上的不统一,也使得这个国家政治上分崩离析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世纪。在欧洲,宗教
改革大致引发了三次现代初期的大冲突:16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法国宗教战争,16世纪60年代至17世纪40年代的尼德兰反抗西班牙战争,以及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欧洲人之间对于宗教改革也有各种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宗教改革促进了现代初期欧洲的科学发现,但是另外却有人认为宗教改革助长了16世纪和17世纪的“女巫迫害”。无论这些评价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宗教改革都必须被视为欧洲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宗教改革运动包括了天主教内部的改革和“激进”的新教改革,其中新教改革还可再细分为路德教派、茨温利教派和加尔文教派。路德派的改革爆发于16世纪20年代,自16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德国的城市以及分裂成许多各自独立的小领地,正式改信路德新教。除德国之外,路德新教也很成功地移植到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包括现在的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瑞士苏黎世的茨温利,大约与德国路德派改革同时,也在16世纪20年代初期发动宗教改革,使得新教普及瑞土邦联的大部分地区。附近的日内瓦,法国人约翰·加尔文在16世纪40年代首先成为宗教改革的表率,并且广泛地传播出去,为法国、尼德兰、苏格兰、英格兰等地所尊崇仿效。茨温利派及加尔文派的改革之所以能够落地生根,一部分要归功于路德派改革运动披荆斩棘,挑战天主教的权威,为后来者铺路。我们可以说,路德派改革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及时的。加尔文特别了解路德的重要性,他将马丁·路德视为最好的宗教导师。德国路德派的改革——宗教改革最主要的部分——正是本书探讨的核心。
如果我们已经了解到路德派改革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应该要认识马丁·路德在这次改革中的地位。历史学者常常喜欢去问这样的问题:在某个历史过程中,个别的人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以马丁·路德和路德派改革为例,由于路德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过于谦虚,所以引起了路德历史定位的混淆与争议。路德不称自己的改革为“路德派”改革,他认为自己的改革奠基在《福音书》之上,所以宁愿称为“福音派”改革。路德这样描述自己:“我从未改变什么……是上帝的话语改变了一切。”他在这里希望强调的是在那个时代发生的大事件中,上帝所扮演的角色。然而,历史学家可能会强调下列因素对于路德派改革的重要性:16世纪初天主教教会在德国和欧洲所处的地位,德国的社会、政治情形,一同推动改革的伙伴,例如菲立普·梅兰希通对于路德的帮助,还有近代发明的印刷术,使得路德的改革信息可以大量传播。我们会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但是历史学家仍然必须认识到马丁·路德个人非凡的作用。为了要降低自己的重要性——因为“是上帝的话语改变了一切”——路德又说:“我只是教导、祈祷和写作而已……。”但是他没有告诉大家,他传教的方式是了解人类救赎最有力、最简单的概念;他祈祷的方式,利用世上独一无二的力量,真诚、朴实、不拘泥礼节;他的著作在现代图书馆中可以放满一英尺见方的空间,他的作品光是现代美国版就超过50种。现代的印刷术当然有助于书本的出版流通,但是马丁·路德的笔才是最大的功臣。在这段导言之末,我们要说“路德派宗教改革”这个词语很适当,它提示了路德在这次运动中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要将场景转到中古晚期的德国和欧洲,看看那时候宗教与人们信仰的情形。
编辑推荐
有一个著名历史学家说过:要认识自己,就要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但无人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除非自己做过;因此,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唯一线索,就是别人已经做过。《译文世界史》就告诉你别人已经做过的事。这套出自英国大学之手的书,每本不足十万字,聚焦人类历史上"最关键的人物,事件,制度",娓娓道来,讲故事似的一以贯之。相信本书的读者能从简短有趣的阅读中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教会与宗教
第二章 宗教改革前德国的社会与政治
第三章 路德:早年时期
第四章 从修士到叛逆(1505—1517)
第五章 路德与教廷(1517—1520)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一位美国的精神分析学者埃里克·埃里克林,收集了大量路德回忆童年时代的资料,在他的《青年路德》这本书中,埃里克森以这些资料和他成年后对童年的回忆为基础“分析”路德。埃里克森认为路德的神学是为了要防止上帝生气,他还指出路德潜意识里将上帝等同于他严厉的父亲。研究路德的学者对于他的宗教理念至少都有基本的同情与了解,可以想见他们一定
不会同意埃里克森将路德的神学说成只是童年时期挨打受骂的结果,历史学者也指出埃里克森所依据的童年记忆的资料像是随意捞取来的,事隔多年记忆是否正确,这不无疑问,更可怕的是路德对着餐桌边的听众讲述他的生平经历时,听众们把这些话加油添醋地记载下来。此外,还有学者指出如果路德常被狠狠地鞭打,那么同时期德国的小孩也几乎遭受同样的对待,这
些责罚儿童的行为有着宗教教义作其后盾的,而且也许马丁·路德自己没有这样对待他的孩子,但是他至少也在理论上完全支持这种作法。尽管批评的声浪如狂风暴雨般袭来,埃里克森的文章没有堆砌太多的术语,仍然提供了一个了解路德的新取向。
我们可以在路德身上看到他得自父母亲的影响,譬如也许是为了反抗双亲过度的严厉,他自己则是个慈祥的父亲。他当然也继承了双亲农民般的生命力和对困难工作无比的包容力,以及从他父亲处得来的率直与坚强。路德永不止息的努力和远大的志向,将他的家族带离偏远又默默无名的农田和矿区,并且使后代子孙有了高贵、受人尊敬的职业,马丁·路德显然已经成为父亲期待的那般杰出,甚至还有过之无不及。农民——矿工环境中的民间信仰也影响着路德,包括连那样迷信的年代都不寻常的小精灵、妖精、女巫和乡村的恶魔崇拜。路德一直相信自然现象是被超自然力量所控制的,这影响到他一生中的某些重要的转折点,尤其是在他决定进入修道院的时候,我们很快就会讨论到这一点。
路德回忆教育方面的影响还包括学习圣经(也许是路德自修,因为中古教会并不提供这方面的教育)、学习教会赞美诗(路德成为一个很好的音乐家和赞美诗的作者)以及拉丁文的训练(是他通往世俗成功的护照)。心理史家注意到路德与其他所有的德国学童都必须进“拉丁学校”,切断与“母语”的联系,只要他们说德语就会受到羞辱和鞭打。“挨揍、颤抖、恐惧、悲伤”,年迈的路德回忆起半个世纪前,当自己还是那个可怜的小男孩时,依旧会泪眼迷潆。即使在他通晓拉丁文之后,德语仍然是他的第一选择。1519年莱比锡辩论中,他大声疾呼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