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07.50目录:图书,传记,综合,
品牌:滕叙兖
基本信息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1381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35737374
·条码:9787535737373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作者简介
滕叙兖 汉族,高级工程师。深期市作家协会会员。祖籍山东蓬莱。1943年12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金县大李家乡石槽村。
1963年8月于大连市第二十中学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为哈军工第十一期电子工程系海军雷达专业学员,1965年入党,1968年11月毕业。经39军黑龙江省鹤立军直农场劳动锻炼后于1970年3月分配到巾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工作,1987年随研究室调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工作。前后从事微波遥感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科研工作18年。其间被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派往泰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做访问学者。曾获多项科研成果奖。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
1989年4月奉调深圳特区,在深圳科技工业园和中国深圳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等单位从事高新科技项目开发和成果产业化以及管理工作。
2003年年底退休。从事中国现代历史韵文史研究。
主要文史著作:《哈军工传》、《风雨彭门——彭德怀家风家事》、《陈赓大将与哈
媒体推荐
书评
《哈军工传》史料丰富翔实,情节跌宕起伏,文字优美流畅。她不仅是
一部新中国的军校大史,更是一部新中国国防现代化的铿锵跫音。一切关心
我党我军发展史、军队院校教育史的人们,不可不读《哈军工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锡城
《哈军工传》是一部传世之作,她不仅是一部特殊的军校大史。更浓缩
了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国防科技发展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历史长卷,一
部中华民族的正气之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原院长 施元龙少将
《哈军工传》这部文史巨著,看得我老泪纵横,依稀又回到刚入哈军工
大门的年代。这部大书以全新的视角再现了哈军工的辉煌历史。作者多年详
细调查和取证,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所有哈军工人都感谢他。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梁旬农教授
当代中国最新的国防科技成果,无一不凝聚着哈军工人的心血。哈军工
不朽的业绩和哈军工精神,都在《哈军工传》这部巨著中成为历史的传奇。
——香港著名军事评论家 马鼎盛
《哈军工传》是一部哈军工50年的编年史,作为历史见证人,我仔细读
过,我可以肯定地说,该书史实和人物描写基本上准确。
——哈军工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创始人之一、陈赓大将的老战友 张文
峰
作者以哈军工历史为红线,结合人物细细道来,有血有肉,生动形象,
夹叙夹议,一个活脱脱的军工人被勾画出来了。《哈军工传》不失为一项具
有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原政委、少将 汪浩教授
《哈军工传》是一部史诗般的巨著,我不仅要反复阅读.还要永远收藏
,传给儿孙后代。
——哈尔滨工程大学原副校长何水清教授
在目前所有关于哈军工的作品中,唯有《哈军工传》是最好的。我很喜
欢。这部大书可贵之处在于一个“真”字,她能在历史上站住脚并留给后人
。作者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顶住巨大的压力,实在不容易。
——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伯龙
《哈军工传》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好书,她以翔实的史实、生动的语言。
准确反映了哈军工的光辉历程,记录了一个辉煌传奇的时代……看到此书,
我欣喜不已,手不释卷。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兴铭
编辑推荐
本书是滕叙兖耗数年心血撰写103章、160余万字巨著,其热诚和苦心可敬可佩。本书作为哈军工历史风云录,要写好确非易事,作者以哈军工历史为主线,结合人物细细道来,有血有肉,生动形象,夹叙夹议,一个活脱脱的军工人形象就被勾画出来了。
书中有些资料还极其珍贵,《哈军工传》不失为一项目有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工程。
目录
上卷
引子
第一章 东征救蒋 青年陈赓黄埔扬威名
援越抗法 一代战将神州留传奇
第二章 朝鲜战火 中国亟须军事工程师
聂粟报告 军委筹谋国防现代化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距今79年前,即20世纪的1924年6月16日上午,在离广州市40华里的一
个树木葱茏的海边小岛——黄埔长洲岛上,正举行将对中国现代史产生深刻
影响的开学典礼,这所新学校的正式名称叫“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历史上简称为“黄埔军校”。
时任广东革命政府非常大总统、陆海军大元帅的孙中山先生偕夫人宋庆
龄,迎着晨曦,于7时40分来到黄埔军校。在校前码头上,军校师生英姿飒
爽,列队恭迎孙先生夫妇。孙中山神采奕奕,那饱经沧桑的面庞透着一股由
衷的豪情。创建黄埔军校,是他几十年血的教训所凝聚成的智慧和成果,也
是实行新三民主义后,国共两党共同铸就的辉煌工程。
9时20分,孙中山在宋庆龄、蒋介石和廖仲恺的陪同下,登上简易的主
席台,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他说:“我们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
成立革命军,诸位都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立了革命军
,我们的事业便可以成功。所以今天在这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
,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要求黄埔学生,从今天起
,立一个志愿,一生·世,都不存升官发财之心理,一心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他说:“我敢说革命党的精神,没有别的秘诀,秘诀就是不怕死。”
孙中山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听得黄埔军校师生群情激昂,演讲毕,大家
齐声高呼“孙总理万岁!”
在470余名第一期黄埔新生队伍里,有一位中等身材、瘦削精干、眉清
目秀的青年人,他叫陈赓。此刻,他正聚精会神、纹丝不动地立正站着,两
眼直望着身着白色中山装的孙中山,聆听自己无限敬仰的革命领袖的每一句
话。
从那一刻起,共产党员陈赓就把“黄埔精神”。即一种代表历史发展潮
流,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时代精神,一种救国救民、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一
种“不为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革命精神,融化在热血沸腾的身
躯之中。
笔者为何要涉及那么久远的年代?这是因为不了解陈赓的历史,就无法
了解哈军工的历史,不了解“黄埔精神”,也无法深刻理解“哈军工精神”
,这两所中围现代史上著名的军校,因为有了陈赓,自然产生了一种亲切的
历史情结。
对于任何在教育史上称得上“名校”的大学来说,其成功之路无不有赖
于一位或几位可以铸就“校魂”的大师级历史人物。试想,如果历史不把一
代宗师、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