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7.50目录:图书,传记,综合,
品牌:刘学慧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页码:392 页码
·出版日:2007年
·ISBN:9787501334384
·条码:9787501334384
·版次:2007年2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翁同龢(1830-1904),清末维新派。字声甫,号叔平、瓶笙,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1856年(咸丰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署刑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光绪帝师傅。前后充乡试考官、会试总裁等,参与主持科举考试达40年。后成为清流派的领袖人物。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他极力主战。次年马关议和,反对割地,力争修改约稿。《马关条约》签订后,因愤于割地求和,遂“有变法之心”,欲辅佐光绪帝筹谋新政。北京强学会成立,曾予支持。但反对维新派提倡的民权平等学说。1898年初,参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对康有为的问话,随即向光绪帝密荐康有为。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维新。翁同龢为慈禧太后及后党所忌恨,15日即被开缺回籍。同年12月,又被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他居家惧祸,所存疏稿,焚毁强半,日记亦有删改。1904年病卒。1909年(宣统元年)诏复原官,追谥文恭。著有《瓶庐诗稿》(另词一卷)、《翁文恭公日记》、《翁文恭公军机处日记》。其书法纵横跌宕,为世所重,有手札、墨迹等多种影印或石印出版。
翁同龢出身官宦家庭,父兄都是朝廷大臣。他是晚清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他生活的时代几乎和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甲午战争中他坚持抗日,反对投降;戊戌运动中力图自强,促进变法,对国家和民族做过贡献。翁同龢长期在清廷担任要职,处在晚清政治旋涡的中心。他为官40多年,状元宰相,两朝帝师,位极人臣,尊荣无比,任户部尚书,主管全国财政10余年,开缺回乡后竟两袖清风,囊无余资,晚年生活,尚须亲友和门生接济,甚至典卖字画度日,其道德操守、清廉作风,也是值得称赞的。
作者简介
刘学慧,1963年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淮南市政协委员、市作家协会会员,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拔尖人才,曾获“淮南市‘舞耕英才’培养对象”奖。十多年来从事写作及文艺理论、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并从事文学创作,发表散文二十多篇,中国社会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安德海》、《咸丰皇帝》、《慈禧太后》、《曾国藩》、《僧格林沁》等五部。
编辑推荐
翁同龢(1830-1904),清末维新派。字声甫,号叔平、瓶笙,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1856年(咸丰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署刑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光绪帝师傅。前后充乡试考官、会试总裁等,参与主持科举考试达40年。后成为清流派的领袖人物。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他极力主战。次年马关议和,反对割地,力争修改约稿。《马关条约》签订后,因愤于割地求和,遂“有变法之心”,欲辅佐光绪帝筹谋新政。北京强学会成立,曾予支持。但反对维新派提倡的民权平等学说。1898年初,参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对康有为的问话,随即向光绪帝密荐康有为。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维新。翁同龢为慈禧太后及后党所忌恨,15日即被开缺回籍。同年12月,又被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他居家惧祸,所存疏稿,焚毁强半,日记亦有删改。1904年病卒。1909年(宣统元年)诏复原官,追谥文恭。著有《瓶庐诗稿》(另词一卷)、《翁文恭公日记》、《翁文恭公军机处日记》。其书法纵横跌宕,为世所重,有手札、墨迹等多种影印或石印出版。
目录
第一章少壮才名第一流
第一节常熟翁氏一门世宦
第二节父呵母爱阿姊慈
第三节彩衣堂里的记忆
第四节青灯有味是儿时
第五节炮火轰醒了少年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