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李树喜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47 页码
·出版日:2007年
·ISBN:7801098218/9787801098214
·条码:9787801098214
·版次:2007年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丛书名:名家讲堂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叙述历史上刺客的生活和事迹的书。
笔者幼年的时候,一度想以刺客作为职业。当时对刺客的想像就是荆轲那样的豪杰。他们强壮敏捷、豪爽侠义。这些神秘的人物行如流星,纵横江湖,变着戏法式地熟练运用各式武器,往往杀敌于无形,令坏人战栗。刺客还应该是一个充智慧的群体。他们能辩识忠奸,化险为夷,留下一个个闪耀思想光芒的传奇。
随着年龄的增长,笔者知道这样的刺客形象固然有之,但不能代表整体。更多的刺客不一定拥有强健的体魄,甚至不一定是武人。刺客的深层次共同特性应该是有坚毅的决心。为了心中的目标,他们可以卧薪尝胆数十年,可以隐姓埋名终生,甚至可以自残身体曲志修炼。刺客完全是一个精神上的绝对强者。
多数刺客一生只接一桩“活儿”。这桩“活儿”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使他们名垂青史。这样的活就是刺杀。我们后人不能将刺杀看作单纯的政治斗争手段。对于刺客来说,凡是法律、习俗解决不了的已存在的不公正、不平等现象,就只能用刀和血来决定其结果了。这样的刺杀可以是非政治的,纯精神的。当它呈现为正义的弱者对邪恶的强者的坚决挑战时,更能引起我们后来人的注目和尊重。
中国历史上刺客和刺杀事件层出不穷。爱到人们关注的都是政治、军事斗争中的刺杀行为。尤其是在改朝换代、社会进步的变动期,名刺客和轰动的刺杀事件一再出现。同时,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基于个人恩仇和信仰,并非受政治势力指使的刺杀行为。许多名扬千古的刺杀,都是悲壮的个人行为。本书希望读者在关注前者的同时,更多地注意后者的英雄壮举。
对于恐怖主义的暗杀、针对平民制造声势的滥杀,我们都是坚决反对的。相反,那些为了理想和信念,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刺客完全值得我们后人给予充满敬意的回顾。
作者简介
李树喜,河北省安平县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3年后到光明日报工作。历任特派记者。机动记者部主任。社会部主任、新闻研究部主任、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编审。历史学者,著有和出版个人专著、文集20种;包括《中国人才史稿》、《北风烈》、《中国人才史》、《中国人才思想史》、《国史镜鉴:用人篇》,彩图版《用人通鉴》、《双X档案—北京人失踪和阿波丸沉没》、《关羽大传》等。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兼职教授,人事部人才研究院研究员。北京联大、河北大学新闻学院、为知名学者。
媒体推荐
书评
他们是一群藏在影子下的人群,一群生存在阳光下的影子;他们永远不会回头,也永远不可能回头。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们演完这场无声的独幕剧之后,悄然无声地放谢幕,然后,转身,离去。他们——刺客!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叙述历史上刺客的生活和事迹的书。
笔者幼年的时候,一度想以刺客作为职业。当时对刺客的想像就是荆轲那样的豪杰。他们强壮敏捷、豪爽侠义。这些神秘的人物行如流星,纵横江湖,变着戏法式地熟练运用各式武器,往往杀敌于无形,令坏人战栗。刺客还应该是一个充智慧的群体。他们能辩识忠奸,化险为夷,留下一个个闪耀思想光芒的传奇。
随着年龄的增长,笔者知道这样的刺客形象固然有之,但不能代表整体。更多的刺客不一定拥有强健的体魄,甚至不一定是武人。刺客的深层次共同特性应该是有坚毅的决心。为了心中的目标,他们可以卧薪尝胆数十年,可以隐姓埋名终生,甚至可以自残身体曲志修炼。刺客完全是一个精神上的绝对强者。
多数刺客一生只接一桩“活儿”。这桩“活儿”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使他们名垂青史。这样的活就是刺杀。我们后人不能将刺杀看作单纯的政治斗争手段。对于刺客来说,凡是法律、习俗解决不了的已存在的不公正、不平等现象,就只能用刀和血来决定其结果了。这样的刺杀可以是非政治的,纯精神的。当它呈现为正义的弱者对邪恶的强者的坚决挑战时,更能引起我们后来人的注目和尊重。
中国历史上刺客和刺杀事件层出不穷。爱到人们关注的都是政治、军事斗争中的刺杀行为。尤其是在改朝换代、社会进步的变动期,名刺客和轰动的刺杀事件一再出现。同时,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基于个人恩仇和信仰,并非受政治势力指使的刺杀行为。许多名扬千古的刺杀,都是悲壮的个人行为。本书希望读者在关注前者的同时,更多地注意后者的英雄壮举。
对于恐怖主义的暗杀、针对平民制造声势的滥杀,我们都是坚决反对的。相反,那些为了理想和信念,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刺客完全值得我们后人给予充满敬意的回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行走江湖
第一节 游走阶层之间
第二节 士当为知已者死
第三节 十步杀人千里行
第二章 春秋风起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和争斗,争斗激烈到一定程
度,到了其他方法都不能解决的地步,就会有一方要以结束对方的生命来
解决问题,这时候就有了刺杀与刺客。
刺客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大至国家、民族之间的战争,权臣集团之
间的争夺,小至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都有可能产生刺杀。这样一来,无
论王公大臣或草民穷寇,都有可能情急之下,夺取仇人的性命。权力在手
的,可以命人去行刺;商贾富豪,可以去买凶杀人;如果是一介草民,没
有权力也没有钱财来驱使其他人为自己杀人,他还可以亲自动手,用自己
的性命去搏一口气。而如果是平头百姓,也大都是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
,才不得已出手杀人。因此,职业刺客的来历自然不用多说,其他很多刺
杀行动中的刺客,来历则可能是社会中的各个阶层,没有什么明确的界定
。
历史上的刺客,总是带着反叛和神秘的色彩。无论何种场景,刺客一
旦出场,或成或败,总是在人们眼前一闪而过,在史书上留下一道血色。
如太白先生曾写过的让人热血沸腾的话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
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大多数刺客,在行刺之前和行刺之后,都是生活
在市井人群之中的常人,很难分辨得出来。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并不是所
有的刺客都是以杀人为生的职业杀手,除了刺杀之外,这些人和普通人没
有什么两样。即便是职业刺客,也都会隐藏得很好,否则刺杀行动就很难
成功或者成功之后也难以继续生存。对职业刺客而言,一旦身份泄漏,大
概也就没有活路可走了。因此,刺客为了接近被刺者而改变各种身份,以
致不惜降低身份而假扮仆役或小贩乞丐等等,甚至于为了博取信任而自残
的也屡见不鲜。
职业刺客在历史上层出不穷,有作为团体行动的杀人集团,也有一剑
行天下的独行侠,而这两种刺客的地位和生存状态也是很不相同的。作为
团体行动的刺客,一些是由权贵支持,专门为其消灭异己的组织,明朝的
东厂到后来大致也就是这样的组织;也有的以类似黑社会的形式存在,不
依附于任何政治力量,属于独立生存的团体,历史上的乱世帮会盛行时,
也有这样的类型。独行侠之类的刺客,所依赖的是突出的能力和高超的技
艺,而且有很高的行动自由,从而同样可以以刺杀为生。这样的刺客,如
果坚持所谓的道义,为人们所认同,会被人们称为侠客;与之相反的,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