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30 05:22:45
来源: 东方网
陈志刚/文
导读:英特尔一直都未曾放弃对“摩尔定律”的虔诚履行。
从最早的序号化名称到奔腾,从奔腾到迅驰再到酷睿,它一直热情高涨,将最新技术以及消费概念推向市场。这个市场在它的捣鼓下,显得热闹非凡。
这种热闹,不仅体现在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工作站处理器产品的细分,还包括每一种平台架构下眼花缭乱的“子概念”。比如针对数字家庭的“欢跃”、针对商用台式机的“博锐”,以及之前诞生的“安腾”、“至强”等。
由此,英特尔至少达到了以下效果:1.引领了技术革新潮流,不断强化摩尔定律发现者角色,巩固品牌影响力;2.构筑了更高的技术门槛,让竞争者被动跟随;3.创造了技术消费的全新概念,培育和刺激市场增长,从而获得战略性和市场性收益。
技术秀?
但笔者的疑问在于,频繁的技术更迭中,有多少是“花架子”?
也就是说,针对不同市场的技术品牌之间,究竟是否存在,或者存在多大的差异?还是功能上作微小改动,仅仅换个名称,更多地以市场营销为目的?
这种嫌疑同样可以移植到AMD身上,它们推出的处理器产品目前同样让人眼花缭乱。
果真如此的话,问题则是,英特尔、AMD等为什么需要“市场秀”?
这两家公司实际上并不与消费者直接发生关系,而仅仅对应PC产品生产商。他们各自频繁的“技术秀”与充满生涩术语的“口水战”、“测试战”把媒体和消费者折腾得晕头转向。这固然能达到“市场秀”的目的,但却并不见得能提升其市场业绩。
而如果不是“花架子”,这个市场是否真的需要如此频繁的技术革新?
比如,谁用得着号称性能最高、功耗最低的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
与技术的不断跨越不同,消费市场与之前几年相比,并没有产生多大变化。一般用户对运算速度的需求肯定不会遵循摩尔定律,呈几何级增长——消费与供应之间究竟存在多大断层?
当然,某些专业领域和专业群体可能会有类似需求,但应该不在多数。问题是,这部分需求足以支撑技术频繁革新的成本么?
接下来的一个命题是:获得技术领先优势之后,英特尔是否应该好好推敲一下最终用户的需求?公司是否应该在技术革新之后,在上层应用开发、下游产业链协作方面多花些心思和气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双核、四核、多核等技术潜能充分发挥,从而让公司在获得技术和战略之外,同样获得市场的成功。高技术消费的尴尬
由此,我们需要去思考,在IT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和收益该如何衡量?
古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最新锐的器具就是IT技术。
企业和社会在IT基础设施上的投资比例和信息化程度,几乎已被公认为企业制胜、社会进步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这也正是推动英特尔等公司不断技术革新的动力,或者是目的。
但笔者的担忧是,我们已不慎跌入技术高消费陷阱,并在外界的聒噪中,不断深陷。
诸多跨国高科技企业正是这一氛围的营造者和鼓动者——或者基于技术占位、品牌创造等战略性考虑,或者为了消化前期投入的高额研发成本,他们不断将先进、超前的技术概念推向客户,推向市场,而此时的市场需求可能还远远不足,甚至并未出现,比如 HSDPA、WIMAX、4 核处理器,以及几年前的3G。
如此,对这些产品的供应商而言,也不见得有多大的长远利益。由于新一代技术往往超出大部分消费者需要,他们常常会转而向其他供应商购买便宜的产品。最后,竞争的实质就由专业化竞争,转向价格竞争。毕竟,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低价产品的技术性能总是能满足大部分需要。
被质疑的IT投资
甚至,连IT基础设施投资的收益问题也受到了颇为强烈的质疑。
现实状况来看,许多企业虽然在IT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却收效甚微,企业的效益并没有因此而有任何质的飞跃。
对此,最有代表性的声音就是尼古拉斯·G.卡尔在其著作《冷眼看IT》》。尼古拉斯·G.卡尔是《哈佛商业评论》前执行主编。在该著作中,尼古拉斯 ·G.卡尔指出,如铁路、电力等一样,IT也是一种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础设施。在现阶段,由于这一设施并未完全普及,可以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而一旦演化为基础性技术,即所有企业都可以共享后,这一投资优势就会丧失。
这样一来,睿智的企业开始在IT投资方面遵循实用性原则,而不是一味迷信新兴技术。
比如,尽管需要超强的运算能力,Google仍旧采用过时的微处理器和免费开放源代码的软件来构建自己的硬件系统。最近,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称,Google新的服务器采购计划几乎全部面向AMD的Opteron处理器,目前公司拥有20多万台服务器。
再比如亚马逊公司,曾通过采用Linux操作系统、基于英特尔芯片的服务器,以替代原来的专有芯片和操作系统来削减IT成本。
同样的道理,由于适用、价廉,目前主导的网络服务器软件已经是开放源代码的 Apache 软件,Linux 操作系统也在不断蚕食着Windows和专以Unix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市场份额。数据库软件领域,开放源代码的MySQL也正侵蚀着甲骨文、IBM和微软的传统高价软件市场份额。(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