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论战:白烨一篇著述引火烧身被追究学术腐败问题;陆天明为朋友两肋插刀没想到却被网民乱箭穿身;陆川为维护父亲尊严以毒攻毒急火攻心;最后高晓松把整个事件由热闹推向了荒唐……
批评家、作家、导演、歌手,在现实中,这些都是受人尊敬和崇拜的身份,却因为一场网上混战,头上的光环黯淡消散。
参战的诸位,在整个三月可能都承受了一生中最多的骂声。就连看似大获全胜的韩寒,其实也是受害者,因为没有选择关闭评论和留言功能,他在博客上遭到的污言秽语不比任何一位少。
作为事件起源地,新浪博客频道为“战士们”提供了战场,没有预料到的是,本想把点击率和影响力当成战利品收获,结果却苦涩地发现,各路豪杰撤出之后除了一地鸡毛外啥也没有,再继续下去新浪博客将面临刻意炒作的窘境。刚刚放到嘴边的蜜糖转眼变成了毒药。不知道是受客观原因影响还是为了阻止博客大战再次爆发,新浪博客频道壮士断腕,毅然决然地将“高晓松起诉韩寒”的专题从头条的位置撤了下来。没有博客频道的引导,论战的热度不会如此之高。
同样,没有博客频道及时地泼出这盆冷水,事件也不会轻易地这样结束。不结束怎么办?继续眼睁睁地看韩寒如斗兽场中的困兽一样被围攻?眼睁睁地看骑虎难下的高晓松不得不打一场闲得无聊的官司?眼睁睁地看博客频道这块中国博客娱乐中心变成是非之地?不表态全国博民都不答应的徐老大发话了,态度是可想而知的息事宁人。博客新浪频道也及时地收了手。不过,事闹得这么大,如果结束得太简单,总会给人带来一点儿上当的感觉。再后来,高晓松发表了三封信告别博客,一场骂战的结果居然匪夷所思地有了些伤感悲壮的味道。
在这场论战中,无辜的博客成了一个可以为我所用的武器,进可攻,退可守,可以激,可以扬。博客主人就是古代的大将军,站在自家城堡墙头指挥“粉丝”们向敌方进军。而各自的“粉丝”就是一位位久经沙场的精壮劳力,不知疲倦地去踏对方的场子。后来,各位大佬玩够了,高晓松在午夜12点更改了博客首页,“全文显示”变成了“部分显示”,惹眼的《律师函》被隐匿起来了;韩寒三改博客标题,风格由激烈转为平和,由明嘲变暗讽;陆川也在博客上承认粗口,并删去了脏话。三位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息事宁人的态度。也许是觉得再没完没了下去,自己不烦观众也烦了。
这场旷日持久的骂战带来的惟一好处是,我们终于看清了博客真实的一面。什么“自由、分享、交流、沟通”?在这场骂战中如果说有自由的话,那也是“自由地匿名骂人”,有分享的话也是“分享对手的污点”,交流与沟通,更是影子也看不到一点。骂战不仅伤害了各方当事人,也给一些参与评论者带来了不少困惑,网人和菜头因为支持韩寒,遭到匿名博友连续的怒骂,最后发表博文“骊歌”欲告别新浪博客,不过这篇博文没在网上放多久就删除了。
骂战为娱乐版提供了无数个新闻头条,文学圈、影视圈、音乐圈联袂为读者作了一个精彩的演出,单凭这,我们就值得为之鼓一掌。然后,忘了这场骂战给相关人等、给博客这个概念带来的伤害,就当这是一场娱乐事件――虽然有些人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但相信这不会耽误博客世界里马照跑、舞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