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实践篇|报价¥23.30|图书,哲学与宗教,宗教,佛教,理论与研究,胡卫红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3.30
目录:图书,哲学与宗教,宗教,佛教,理论与研究,

品牌:胡卫红

基本信息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页码:281 页码

·出版日:2007年

·ISBN:9787501181346

·条码:9787501181346

·版次:2007年1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我们想追求有破有立,需要南怀瑾大师这种尊重、欣赏诸家学说的理智态度,以及贴切现实生活,身体力行之的务实精神。不过客观地说,南大师对佛、道、儒三家之门,虽达到了自由出入的境界,但还有所眷恋、有所疑惑、有所执着,离佛家的“非法非非法”、道家的“无为无不为”、儒家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境界尚有差距。但我们也不能强求他成佛作祖。能达到自由出入境界者,当世者稀,已经很值得敬佩了!

南怀瑾大师贯通佛、道、儒三学,又有所偏重、有所取舍。从思想基础来看,南大师似乎偏于儒学,倾向于以积极的态度融入世界、融入社会生活,并有所贡献,有所影响。虽以80高龄,仍四处奔波,启导后学。这可能跟他早年熟读儒家经典而形成的价值观有关。从学术基础来看,南大师似乎偏于佛学,他对其他学说的体悟和解说多以佛家思想为载体。这可能跟他多年对佛学的侵淫有关。从为人处世的态度来看,他又偏重于道学,随和,恬淡,顺其自然。这可能跟他的先天秉赋及成长经历有关。

对一般人来说,学问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有用则贵,无用则弃。对南怀瑾大师来说,学问是一种素养,得之于心、用之于身、随之于意,到了这种境界,称得上真学问了!

编辑推荐

我们想追求有破有立,需要南怀瑾大师这种尊重、欣赏诸家学说的理智态度,以及贴切现实生活,身体力行之的务实精神。不过客观地说,南大师对佛、道、儒三家之门,虽达到了自由出入的境界,但还有所眷恋、有所疑惑、有所执着,离佛家的“非法非非法”、道家的“无为无不为”、儒家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境界尚有差距。但我们也不能强求他成佛作祖。能达到自由出入境界者,当世者稀,已经很值得敬佩了!

南怀瑾大师贯通佛、道、儒三学,又有所偏重、有所取舍。从思想基础来看,南大师似乎偏于儒学,倾向于以积极的态度融入世界、融入社会生活,并有所贡献,有所影响。虽以80高龄,仍四处奔波,启导后学。这可能跟他早年熟读儒家经典而形成的价值观有关。从学术基础来看,南大师似乎偏于佛学,他对其他学说的体悟和解说多以佛家思想为载体。这可能跟他多年对佛学的侵淫有关。从为人处世的态度来看,他又偏重于道学,随和,恬淡,顺其自然。这可能跟他的先天秉赋及成长经历有关。

对一般人来说,学问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有用则贵,无用则弃。对南怀瑾大师来说,学问是一种素养,得之于心、用之于身、随之于意,到了这种境界,称得上真学问了!

目录

上篇跟大师学佛

佛法只是一颗真心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佛是无事的凡人

学佛的第一步

一切皆幻谁来修行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23.3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