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Donews总编洪波做客赛迪网,就“博客商业化”等Web2.0话题与网友和互联网沟通。
主持人:整个Web2.0应用中,除了Blog还有RSS、SNS、WIKI等,您觉得它们将来的盈利模式怎么样?
洪波:各自有各自的盈利模式。
Web2.0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就是观念的层次。Web2.0之所以标签乱贴就是因为观念的问题,您的观念就是Web1.0的思维,再怎么贴上Web2.0的思维也不是,Web2.0是以用户为中心,不是像过去一样追求排名这些东西。我觉得只要是追求这些事的,基本不太可能是一家Web2.0的公司;
第二个是技术层面,Web2.0实际上尽管说不是很新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可以降低用户使用互联网的门槛,给互联网带来更丰富的表现力。比如RSS是其中一个,阿甲克斯是不用刷新页面的技术。这些不算什么很新的技术,97、98年就前后出现了,但是以前因为没有面向用户大规模的应用,以前更多的是给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用,现在个人要用互联网的时候这些技术重新焕发了青春。以前比如做一个发布系统,给门户网站用,编辑接受一段时间培训之后知道怎么使用了,做的再不友好没有关系只要发布效率高就可以了。但是Web2.0是要做的技术上很容易上手,Web2.0一定要降低技术门槛。
还有一个层面是应用层面,包括我们看到的应用比如说Blog服务是一个应用,SNS社交网络也是应用,包括数码照片的分享都是具体的应用。应用层面是关注用户实际需求的,只要关注用户的需求了就可以开发一个以前也有,但是开发思路不一样的。比如相册很多网站都有,但是相册一直没有成为一个主流的应用,但是Fliker可以上传你的照片,可以给别人分享可以就某个话题建成群组讨论,可以把照片加上标签,方便别人把某一类照片集中。这些功能在Web2.0观念指导下出现了新的趋势,让传统的照片相册服务一下子有了新的活力。
第四,就是模式这个层面。投资Web2.0的那些公司或者媒体都比较关注Web2.0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我觉得任何一个应用在它出现的早期把商业模式定的太死,可能会限制它的增长。其实我们可以看到雅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就是免费服务,没有什么明确的商业模式。后来成了门户,有了广告的收入只不过说后来产生的,它当时上市的时候看不到有什么商业模式。Google早期就是给别的门户网站提供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比如雅虎当时用了Google的服务。通过给他们提供搜索引擎的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来门户自己做搜索了,实际上这条路已经死了。而且Google的商业模式也不清晰,直到后来出现了搜索关键字广告。基于关键字就会出现相对应的广告,就是说不能一上来就有商业模式,它一时免费的给大家用,大家觉得好用继续用,用的人越来越多这奠定了最早的商业模式的基础。
国内比较明显的是腾讯,腾讯早期几乎是要经营不下去因为它没有商业模式,大家免费在网上用特的工具聊天,能有什么商业模式?但是现在会发现中国的网民人人是腾讯的用户了,因为发现腾讯的影响力太大了。他想做门户就想做门户,想做游戏就做游戏,他现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大家就觉得太可怕了。那么你说早期的时候给免费大家用是不是一种商业模式?我觉得就是,这种模式不见得带来什么回报但是给以后的其他业务打好了非常好的基础。我觉得这个平台门户来说,新浪影响力最大,但是网民影响力来说腾讯最大。
商业模式不是一开始就很清晰的建立,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如果能够对一些用户有很大的影响力的话,这个商业模式就一定能建立起来。首先要有大的用户群,而且能对这些用户产生很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