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谁并购或参股新浪,都将面临多重考验。这些棘手问题都让新浪变得有些烫嘴而难以吞食。
近来,一条传闻让互联网业界炸开了锅,几乎所有人都在争论着“TOM将收购新浪”这个事件的真假和利弊。而在TOM还未来得及将自己澄清之时,横空又跳出一个Google.新浪就仿佛一块众人争食的肥肉。
2006年,在中国互联网各主流业务日趋成熟,新兴业务不断激起市场波澜的时刻,新的产业变革正在酝酿,加上外国巨头大举进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稍有闪失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在这一时刻,新浪又一次被卷入收购的风波。
股权的过于分散注定了新浪的动荡命运,多年的风雨让这个曾经的中国互联网标志性巨人饱经沧桑。门户业务日趋成熟,网络广告市场增长逐步趋缓,让新浪以网络广告支撑半边天的业绩增长放慢;竞争者的步步紧逼,也在吞噬着新浪占据的内容优势,与世界杯视频转播权的失之交臂,更让业界充满质疑;而对新业务拓展的迟滞,才是让巨人放缓脚步的关键。
纵观近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几大主力市场,每块市场上都有新浪足迹,但却只是浅浅的脚印:无线增值市场上,新浪曾经占据一席之地,但掩饰不住2005年开始出现的衰退;在网络游戏市场上,新浪曾借浪潮进入;在即时通讯领域中,新浪UC虽挤进三甲,但6.7%的市场份额与QQ和MSN的差距实在难以超越;而新浪爱问在搜索引擎市场夜空中,也只是一颗占有率仅有3.5%的小星而已……对新业务,新浪似乎采取的都只是跟进态度,而在“互联网盈利模式不可复制”这条公理之下,新浪也只能跟在领先者之后分点蛋糕渣儿。
不太好看的业绩、低迷的利润率、缺乏新增长点的业务模式,再加上高管层的动荡和裁员,无疑将新浪逼到变革的悬崖边。收购!整合!无疑成为摆在新浪面前的唯一选择。
无论谁并购或参股新浪,都将面临多重考验:能否真正参与新浪的管理和运行,真正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融合或者实质性的合作?如何平衡现有股东的利益,对过于分散的股权进行梳理、整合,让新浪能够在稳定健康的环境中寻求发展?而一旦股权结构发生变化,现有的最大股东盛大将会持怎样的态度?并购成功之后,新浪如何定位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又能否打造一支凝聚力强且富于创新的核心团队,形成新的企业文化?这些棘手问题都让新浪变得有些烫嘴而难以吞食。
新浪已经错失了无数拓展新业务的良机,在Web 2.0大浪来袭之际,我们期待掌舵新浪的强者,让它重塑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