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盗版物品,年年都在打击,但年年都打而不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盗版物品“春风吹又生”?到底什么人是购买盗版的主力军?南京大学出版科学研究所一项调查让人大跌眼镜,文化程度、收入多少和购买盗版比例成正比,科技人员群体竟然是购买盗版主力军!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购买盗版者基本上是低文化、低收入者的代名词。
但南大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显示,硕士以上的群体,购买盗版的比例达78.6%;本科次之为65.8%;专科第三,占52.5%;高中占50.0%。再看收入情况,南京民众收入在4000元及以上的,买盗版的比例达75.0%;收入在2000-2999元的,比例为67.4%;收入在3000-3999元的,比例为66.7%。两项数据表明,文化程度越高、收入越高,购买盗版越踊跃。由此,不由得人们不深思,当高文化、高收入者成为盗版的最主要消费者时,这意味着人们的现实?还是意味着道德的滑坡?甚至还是对法律的无知、对反盗版重要性的不知?
如果说一般百姓,囿于见识、囿于知识,被盗版低价所吸引,倒在情理之中,但高收入者、高文化者,甚至本身就是盗版受害者也积极购买盗版,则有点让人匪夷所思。高收入者收入足够其购买正版,高文化者知识让其明白购买正版的意义。但调查数据显示,从职业上看,科技人员群体购买盗版最多,占该群体的80.0%;其次是医生、文体工作者等人员,占76.9%;大学生占71.4%,位居第3;教师占62.5%,位居第4。这类群体其本身劳动、研究成果,很可能通过正规渠道,以正版的方式发行出来。当这类群体在消费盗版时,自已的劳动成果却被盗版,不知此时,会作何感想?
从解剖的角度说,中国是一个盗版的国度,泱泱中华十三亿人,试问有几个人没有购买过盗版?一直以来,我们把盗版猖厥归结为民众对盗版的危害以及给创作者权益带来的伤害不懂或半知,因而,一直强调宣传。现在看来,光靠宣传、光靠民众自省、自律,是不能解决盗版问题的。低文化者可能需要再宣传、再教育,高文化者,会不懂相关知识、相关法律,会不明白相关危害吗?据调查,经常宣传反盗版的新闻工作者,购买盗版的比例也接近50%。
数据是惊人的,调查结果是怕人的。今天知识产权是一个热门话题,当一个社会人人都不把知识产权当作一回事,这样的社会无疑让人失望。我们常说,精英是一个社会的风向标,从习惯意义上讲,高文化、高收入者无疑是社会精英。精英在对待盗版的态度上让人失望,由此证明,我们很多人,即使精英,知行不一。知行不一,从表面上看是一个人的品德问题,这也是当前国人诚信丧失的一个表现。上升到社会的层次,上升到民族高度,这样的丧失,无疑会让中国在国际上失去竞争力。目前,很多国外媒体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对中国横加指责,即是其力证之一。
精英成为购买盗版的主力,对这样的精英,对这样知行不一的精英,对这样不能慎独的精英,我们只能抱以一声叹息。正如有关专家所说,“仅仅依靠大众的觉悟,制止不了盗版的泛滥。”看来对反盗版,在加强宣传、严打制假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对买假者从道德、从法律层次上加以压束。也许,这才是治本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