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玩家张先生反映:前不久他突然“丢”了2100元,这是他网上一套“游戏装备”的市场价格,而网络游戏运营商和警方对此均表示爱莫能助。记者从本市消费者维权热线12315了解到,仅本月上半月,全市网络游戏类消费投诉就达600件左右,平均每小时发生1.67起,成为暑假中最大的投诉热门。
“虚拟消费”权益如何保护?一道难题摆在人们面前。
网游虚拟 损失实际
在“奇迹”、“魔兽世界”、“天堂”等网络游戏中,游戏玩家通过购买账号和“点数”上网游戏,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升级游戏角色,获取游戏装备。由于游戏过程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的代价,游戏中虚拟的一把刀剑、一枚戒指等装备,在网络交易中价值达数百元到数千元,一个身经百战的网上角色同样如此。
据统计,目前国内网络游戏玩家在线人数已超过1300万人,其中“盛大”、“第九城市”等大型网络游戏商总部设在上海。现实中,高级高价的游戏角色和装备会遭遇他人技术手段的“盗窃”,或被“复制”用于其他账号而最终失效,像张先生这样一夜之间“前功尽弃”、甚至“一无所有”的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
法规缺位 监控乏力
按照游戏运营商要求,张先生到当地警署网络稽查科报了案,并将警署出具的“失窃”证明提供给网站,但数天后运营商告诉他,其密码被“黑客”破译,现在账号被封待查。张先生于是再找有关警方,得到的答复却是另找途径解决。
据了解,目前网游投诉者搞不清网游案件到底由谁主管负责,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这暴露出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空白点。本市消费者维权机构介绍说,国内公安机关只有网络稽查科涉及网络管理工作,但主要是监控网络“黑客”攻击及违法宣传等。由于国内网络游戏的服务监控体系存在薄弱环节,网络游戏个案问题真正获得圆满解决的很少。游戏运营商则处于强势地位,对在线玩家的实际损失往往不承担举证和赔偿的责任,在查封涉嫌账号行动时,也是“先斩后奏”,有时造成“冤假错案”。
实名备案 自觉诚信
在网络游戏中,玩家一般采用非真实信息登录网络,账号一旦遭遇网上窃取,其角色或装备的真正归属可能无据可查,导致切身利益受损。游戏运营商建议,网游玩家在游戏注册时最好提供正确完整的资料,同时被盗时间过长也不利于解决处理。据悉,文化部和信息产业部已于日前联合下发《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实行网络游戏实名制,部分游戏应当通过身份证进行登录。
网游玩家的个人诚信也是维护网络消费环境的重要一环。据调查,不少网游玩家使用“外挂”软件,这种“外挂”通过某些软件自动加快游戏进程,替玩家节省时间和精力。专家认为,这实质上是一种“作弊”行为,既破坏了相对于其他玩家的公平性,也给了“游戏黑客”们可乘之机。因此,这需要游戏者自觉遵守有关游戏规则,否则,游戏商发现后会封存其账号,游戏者要为自己的失信行为“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