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搜索巨头Google近日收购了博客统计跟踪公司MeasureMap。人们感兴趣的是这样的收购行为能为Google或者是它的竞争对手们带来什么。可以看到的是,每当Google做出一个决策,微软和雅虎就会步步为营,紧随其后。相信在2006年充满刀光剑影的搜索江湖里,会有更多的好戏上场。
Google的心思
前段时间Google刚经历了一场因被评价“盈利模式单一”而引发的股价下跌事件。有分析师表示,Google的主要软肋是它严重依赖于单一的高利润率业务。而前《哈佛商业评论》编辑、IT技术顾问Nicholas Carr也对这种观点表示赞同:搜索广告词的售价增长空间有限,这将放慢Google的上升势头。
但Google显然不是一家止步于搜索的公司。像收购这家对博客进行统计的公司,意在获得网络博客的数据,以便更好地开展博客营销。
而在最近Google还尝试进入传统媒体领域。例如开始在一些杂志上购买广告版面,然后把版面划分成四到七个小部分,然后再出售给小广告客户。
相比只有130亿美元的美国在线广告收益,传统的杂志广告利润却高达220亿美元。外界传闻Google是被丰厚的利润吸引过来,但Google自己的解释是希望达成“跨越网络限制、联结广告客户、出版物、顾客”的终极目标。
正如人们猜测博客统计公司能为Google带来什么一样,购买杂志的广告版面这一行为也让人们困惑不解。虽然出版商们迫不及待地希望从Google进军纸媒的计划中分一杯羹,但《商业周刊》做的调查显示,广告客户并没有多大的好感。
也就是说,Google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触碰新的领域。至于对错与否,在前期来说,敢于尝试也许是最重要的。
另外的一个例子,是Google为了进军广播广告市场,以1.02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了微波数字电视数字系统厂商美国dMarc广播公司。据了解,Google此举是为了将dMare的技术引入其网络广告系统“AdWords”中,开发能在广播中播发Google客户端广告的新系统。
如此看来,从博客统计机构、传统刊物到广播,这些网络以外的公司,Google开始做试探性的进军。
Google负责广告销售的副总裁Tim Armstrong表示:“我们打算将过去积累下来的能够对广告效果进行量化的面向特定消费者的广告手法,应用于网络媒体以外的媒体。”
相互制衡的对手
正当Google在搜索以外的业务进行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竞争对手们也丝毫没有松懈。无论是微软还是雅虎,总会出现一场场的战略、战术博弈。
例如为了与Google Talk抗衡,微软日前收购了VoIP新贵企业Teleo公司,其目的就是通过微软即时聊天软件MSN Messenger拓展互联网话务能力。
而雅虎则是在去年收购了美国的Flickr网站,为了获得“tag”(分类标签,一种用于内容分类、搜索的技术)来抗衡Google的搜索技术。
在邮箱方面,雅虎邮箱的推广活动,也显示出与Google Gmail相似之处。只要用户发送雅虎2006年年历给5位非雅虎邮箱的好友,该用户的雅虎免费邮箱将自动升级到2006MB。而Gmail一开始的营销,也是通过“圈子”的介绍,这使得不少人以被介绍为荣,甚至有人愿意用豪华旅游,甚至是总统选举中的选票等在内的任何东西交换一个Gmail邀请。
除此以外,微软和雅虎相继启动了有奖搜索促销服务,以丰厚的奖品夺得使用者的欢心。
例如使用微软MSN进行搜索的用户,如果中奖,将获得包括数码相机、一年之内免费享受Netflix光盘出租服务等。而如果用户将雅虎搜索引擎作为首选搜索工具,那么该用户将获得每月5首免费音乐下载、提供无广告的电子邮箱服务、提供无存储空间限制的电子邮箱服务、打折的雅虎在线数据服务以及打折的Netflix光盘出租服务等。
所以,在Google开发了新产品或进入新领域后,也许也会成为雅虎和微软下一个关注的目标。而这些对手在不同的领域绕来绕去,其实都是紧盯着对方的策略而动。虽然此时Google算是个领航者,但微软和雅虎的逼近,使Google创新的压力更为加重。
Google的未来
值得关注的是,Google将秘推一款名为Google PC的家用电脑,Google浏览器也在开发当中。分析人士表示这是为了脱离微软操作系统的控制,Google的这一举措已表露出其更大的野心。
而微软也不甘示弱,表示将在今年6月推出自己的搜索广告系统,以此抵抗雅虎和Google的威胁。
可见,三者的互相夹击最终的结果是使这些搜索巨头跃升得更快,竞争使他们的头脑清醒,强烈的危机感无时不在。而Google作为纳斯达克的宠儿,更是要在这样的夹击下跑得最快,以此支持其高昂的股价。
但“Google神话”也一直遭受质疑。因为根据数据显示,目前Google主要盈利点基本集中在广告上面,这种利润来源的单一使业内人士认为前段时间股价的暴跌值得警惕。Google到底能多长时间维持现在的高速增长,而一旦增长放慢,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那时“神话”必然会泛起泡沫,Google肩上的压力并不小。现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个狂飙突进的Google。它激情澎湃,身边却危机四伏。而雅虎和微软显然也看到了这点,所以此时的Google,容不得一丝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