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末,从博客网(原博客中国)拿到第一笔投资开始,博客商业化的议题就正式提上博客们的日程。然而,几个月过去了,博客商业化的前途依然未卜,成为鼓吹博客商业化的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博客风潮
博客商业化的风潮起源于国内最大的博客网。2005年夏天,博客中国更名博客网,并在6月透露了自己的盈利计划。
据媒体报道,在这份计划中,博客网创始人方兴东表示,除了在线广告和无线增值两项营收外,博客中国还计划向用户收取一定数量的博客服务费用,提供视频博客,通过合作提供电子商务平台和即时通信服务等。
博客网做出这番举动的前提是用户量在去年3月达到100万,这让博客网的团队认为是考虑盈利的时机了。方兴东表示,在该网站能够提供的营业模式中,广告收入将会是主要营收源,其次就是无线增值服务,尤其是基于手机的博客服务。
一时间,国内著名的博客们都开始真真假假地讨论起博客商业化的问题。这股风潮在新浪加入战团之后变得愈加热闹。2005年10月初,新浪博客正式上线,新浪所有编辑都发邮件邀请亲朋好友和专家学者参与,新浪高层更是亲自出面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上新浪一“博”。
依靠巨大的用户群和媒体影响力,新浪迅速超越任何一家博客网站,从用户数量和浏览量上都是如此。与此同时,中国博客网和BlogBus等独立博客网站也都陆续获得风险投资商的关注,并开始从个人网站向商业博客网站转型。
在此期间,美国互联网巨头雅虎公司不但收购了好几家独立博客网站,还在其内容中加入了博客,进而引发博客大战,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随后都举办起博客大赛。此外,包括MSN、QQ以及天涯、猫扑、和讯等原先搞社区的网络公司也纷纷加入博客军团。
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世界上平均每5.8秒钟诞生一个博客。中国的博客数量也由2003年的20万增加到2005年的将近1000万。
从2005年开始,博客已经从早期爱好者阶段步入大众化前期,来自博客搜索Technorati公司的统计,目前全球博客总数量超过1.4亿。
2005年8月28日,博客网正式宣布获得1000万美元投资,软银亚洲、VentureCaptial和BVP等一些著名的风险投资商随之浮出水面。
博客忽然成了最热门的互联网投资载体。
但是,博客也是最好的商业载体吗?
商业化从哪里开始?
令人失望的是,主流媒体的分析基本都认可一个判断,那就是到目前为止,博客商业化的道路仍未明朗。
去年年底,博客网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并宣称从打造博客门户转为个人提供博客服务。此举与博客网成功融资1000万美元仅仅相隔几个月时间,据内部人士透露,其原因在于管理经营不善、业绩压力增大。
与新浪、搜狐和雅虎相比,像博客网这样的专业博客网站,在培育新业务上存在明显不足。前面几家门户并没有将博客作为直接带来盈利收入的工具,而只是将其看作增强用户粘性和扩大用户量的手段,企业其他早已盈利的项目则在后端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而专业的博客网站虽然可以拿到投资,但盈利模式迟迟不能出现并运转良好,成为其不得不在短期内对业务反复进行调整的直接诱因。
一项调查发现,博客不仅已成为众多网民抒发个人情感的平台,而且还是一个交友和维护客户与朋友关系的工具。博客商业化的目的是依靠用户的粘性,将他们成功地平移到其他服务上去,比如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这一点,跟即时通讯软件非常类似。
然而,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用户粘性,博客网站都无法跟门户与通信工具相比。这也导致博客风潮初起就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事实上,这也跟当初门户网曾经遭遇的情况相映成趣。此前门户网站开辟了一部分新兴业务,虽然增加了用户,但在实际收入方面,除了在网络游戏上有所侧重的网易和专注于无线业务的TOM,其余门户的表现并不乐观。
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一个主营产品。对于博客网站来说,它的主营产品就是内容。事实上,在经营过程中,博客网站不可避免地走上了重复门户的道路,既然依靠门户取胜,那就无法绕过新浪。
如今,在一些博客网站的页面上,您可以看到如同门户网那样的精细化分类。以博客网为例,除了科技、新知、生活这3个原本就存在的栏目之外,还分别设立了资讯中心、通信、数码、手机、财经、汽车、房产等栏目。而博客网的财经频道一度被设置为涵盖宏观、财经评论、股票、基金、外汇、期货、债券、保险、银行、信托、理财等专题栏目。这跟当初所有网站都试图做门户的路数相同,不过很可惜,这是一个“既生瑜何生亮”的时代,一个新浪,足以抵得过无数试图模仿门户者。
从现在的情况看,目前博客网站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像博客网这样的博客门户模式,按照方兴东的说法就是“博客+门户、精英+草根,目标是超越新浪”。
其次是即时通讯、博客、搜索、邮件等融合的门户模式,比如微软。在搭建完成MSN门户后,微软在MSN平台上推出了博客服务空间和MSN搜索,在内容上与《北京青年报》、淘宝、猫扑社区等合作搭建内容频道,集聊天软件、新闻、游戏、拍卖、博客于一体。
第三,就是纯粹的博客服务托管收费模式,比如中国博客网,它推出了RABO客户端软件业务,让用户可以离线书写、发表和备份日志,提供RSS订阅等服务,但在将来这可能是收费的。
还有一个就是俱乐部模式及行业应用模式,比如一些结合了RSS软件的博客网,推出行业及专业博客服务(如客户服务博客和企业博客),作为一种与用户和企业内部员工交流的新形式。
然而,到目前为止,无一例外,还没有哪家博客网站能够建立起一种健康的营运模式。看上去,似乎博客商业化的道路很多,但是,究竟从哪里开始才最恰当呢?
路在何方?
分析人士认为,现在的博客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一,依靠风险投资作为免费运营的支持。其二,利用人气等因素引起广告商的注意,获得一些相关收入。
众所周知,风险投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
但风险投资总是趋利避害的。如果博客网站不能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的话,风险投资商不会只投钱而不考虑收益,他们可以忍耐的时间也是有限度的。
实际上,博客要成功实现商业化,就要依靠博客资源来开展个性化服务。博客资源是实施博客商业化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商业资源。由于每个博客都是一种重要的无形商业资源,所以能否有效发掘、培养和汇聚各类博客资源,就成为博客商业化成败的关键。
比如,我们可以整合现有的个性化服务:将博客、网址导航、常用工具、通讯录、浏览器、短信、书签、BBS、E-mail等经过分析后,利用博客这种新的形式,把其中有价值的服务整合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门户。
就目前而言,真正代表未来最有可能成功和获得普及的博客网站类型是继商务型博客和专业化博客之后兴起的大众娱乐型博客:情感型、娱乐性博客网站。其中,韩国的赛我网以其独树一帜的经营模式和文化风格显示了它的个性化。赛我网的核心功能是被称作迷你小窝(Minihompy)的个人主页,同时提供论坛、相册、日记、虚拟形象和虚拟礼物等综合服务,在个性化表达方面相当完善。在充分考虑人际双向沟通和交流的需求下,赛我网的相关好友添加服务也使其在用户开放性上较前两者更为突出,从而很好地实现了SNS功能。因此它也被看作是一种结合了博客“个人媒体”和SNS“人际网络”的服务。
目前,赛我网以其个性化服务为网站盈利开辟了一条道路。这种模式当然不是惟一的选择,但毕竟是现阶段能够看到的惟一有效的模式。然而,所有的博客网站都去走这样的道路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那么,未来博客商业化究竟路在何方?2006年,有关各方仍将继续探寻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