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苹果旗下的iTunes网上音乐商店正在恭候一个全新记录的产生:在过去的10天时间里,iTunes售出了近3000万首歌,这意味着苹果iTunes很快将迎来第10亿首歌的消费者。
为了迎接这历史性时刻的到来,苹果在本月初就开始了倒计时活动。据Macworld网站报道,到2月7日,iTunes出售的歌曲数量已经达到了951,060,444,简直像一个神话!
与过去一样,苹果为第10亿首歌的购买者设下了重奖,他/她将获得一台配置20英寸显示器的iMac电脑、一张价值1万美元的iTunes音乐卡以及10部60GB容量的iPod音乐播放器。
作为iPod的一个衍生产品、无花插柳培植出的iTunes居然想了苹果手中的摇钱树,令包括唱片公司、发行商、IT公司在内的众多企业艳羡不已。
当苹果无限风光时,各类隐忧也在暗潮涌动。
就眼下而言,苹果的整个根基----iPod正在面临用户的潜在质疑。
一款iPod突然让苹果找到了很多很多年前的那份感觉,那份久违了的感觉。正是这款奇妙的音乐播放器,不但帮助苹果轻松摆脱了财务上的窘境,而且直接颠覆了索尼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才打造起来的帝国,甚至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戴着乳白色的耳机,沉醉属于你自己的音乐里,让一切不再存在!
但另一方面,随着iPod的流行,苹果从只有微软、IBM等少数竞争对手直接无可救药地陷入群狼的包围圈中。除了死对头索尼、微软、IBM等外,竞争对手中增加了许许多多的新面孔包括叫得出名字的与叫不出名字的,如三星,如松下,如创新,等等。
虽然这些竞争对手一直对苹果围追堵截,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伤害到乔布斯的皮毛,将来也很难撼动苹果的地位。即使在未来,如果苹果自己没有给竞争对手创造机会,也很难有一家企业能够动摇苹果帝国,真正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如果有一个对手将摧毁苹果的话,这个敌人最可能是苹果自己。
如今的苹果正在扮演着自己掘墓人的角色。
本周一出版的电脑报继上月刊登了一篇《看不懂的Apple iPod》后又发表了《iPod:时尚标签背后的隐患》(作者系张凡)一文,作者从拙劣的产品设计、昂贵的售后服务、尴尬的iTunes管理平台三大角度深入剖析了苹果公司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本性,而置消费者利益于不顾的丑恶嘴脸。
在拙劣的产品设计上,最突出的问题是iPod的电池。许多用户在购买之初,都发现自己的电池根本无法达到标称的工作时间,一些电池在使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后,已经无法正常工作,苹果在早期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直到被美国的消费者告上法庭后才提供了一些和解方案。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iPod也很容易受到损害,很多用户都遇到过iPod无法正常开机、无法正常拷贝歌曲等问题,笔者以“iPod故障”分别在百度、Google上搜索一下时,分别检索到了148000,1330000个结果,让人目瞪口呆!
当iPod发生质量问题后,大多数消费者只能选择送修。
一般来说,售后服务是商家用来保障消费者对所购买产品的正常使用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除非对服务有特殊需要的企业级用户或特殊事宜,大多数售后服务通常都不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从表面上看,作为全球知名公司的苹果也提供了全面的售后服务,除了指定的售后服务部门外,还提供了电话技术支持。
但是,当消费者遇到问题时,突然发现享受苹果的服务居然是如此之难,如此之昂贵。
其一、在中国,苹果指定的售后服务单位仅有十多家,由这么少的售后服务提供商负责国内几百万台iPod的维修,其效率与繁琐手续可想而知。
其二、苹果的服务条款极其苛刻,由于对iPod故障机往往采用更换新机的方式进行处理,凡是存在人为损坏的机器即便另一部分出现了问题,也失去了保修资格,例如,某个用户的iPod的电池在保修期内损坏,按照保修规定,苹果应该为该用户更换电池,但如果用户使用时不小心损坏了iPod的屏幕或其他部位,这个将无法享受到iPod的免费保修电池的服务。
众所周知,在iPod AppleCare 维护计划中,苹果提供了免费电话支持服务与一年的硬件维修服务。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所谓的免费电话支持服务不过是一个骗人的幌子,一个用户只能在保修期的前90天内享受一次免费电话支持,即使在保修期内,以后的电话技术支持也是收费的!只有当用户花了570块的真金白银购买了AppleCare 维护计划后,才能获得两年内的不限次免费电话支持服务以及二年的硬件维修服务。
苹果的服务应该算得上最昂贵的面向普通消费的售后服务了。难怪《隐患》一文作者愤怒质疑说,iPod容易损坏的产品设计很可能就是为自己的维修利润开路!
贪婪是贪婪者的本性,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当唱片与苹果的iTunes的音乐下载订立新的合同之前,唱片公司一直试图提价,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
对此,乔布斯愤怒地说:“如果再提高收费的话,那意味着唱片公司几近到了贪婪的地步。”
我们曾经对苹果表达了莫大的同情,还不计报酬地帮助乔布斯向唱片行业开火,现在,我们突然尴尬地发现,唱片公司是贪婪的,苹果也同样贪婪!谁比谁更贪婪?唱片公司的贪婪是寻求与苹果合理分配利润,而苹果则直接拿普通的消费者开刀,显然,苹果更加贪婪!
贪婪者总是没有好下场。
值得欣慰的是,近一段时间,我们已经注意到,普通消费者已经开始透过iPod时尚光鲜的外表意识到了隐藏在其背后的丑恶,来自他们的质疑正在形成一股抵制苹果的大潮。
苹果并非坚不可摧。
这家公司曾经一手开创了PC的图形界面,但是,由于固步自封,在比尔?盖茨的进攻下,乔布斯节节败退,最后只能偏居专业市场之一隅,把一手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让给微软。
如今面对三星等强劲对手,如果不及时改变一下贪婪的本性,除了iPod几乎什么也没有的苹果很可能会重蹈覆辙,再次让出当前的领先位置,失去了iPod的依托之后,iTunes将没有一点存在的价值。
欢迎第10亿首歌曲下载用户的盛大庆典会不会成为乔布斯挽歌的开始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