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自从这一概念出世以来就备受通信业内的关注,加上近两年媒体的大规模报道、评论与预测,使之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共同瞩目。然而,媒体每年年初炒得火热,每年年终3G却仍是千呼万唤不出来,这干打雷不下雨的架势着实让所有人感到失落和无奈。
2006年,一直是人们心中3G发牌的一个底线,3G的呼声又再次高涨。加上去年多家国产手机厂商连报巨亏,市场对3G的启动更加渴求。大家都相信,3G一旦启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手机终端制造商、应用软件开发商、内容服务提供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都将被完全激活。
2006已经到来,那3G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3G起步就在今年
“我们承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3G技术。”这是在去年5月的《财富》论坛“无线亚洲”大会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首次公开谈论3G。由此推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3G商用,2007年就必须建好网络,而2006年就要展开相关部署。
去年12月,王旭东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部署我国信息产业2006年的重点工作时,提出2006年将制定3G相关政策,并指出今年通信业固定资产投入约2000亿元。王旭东表示,2006年将制定出有关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技术、业务、资费、监管、频率指配等政策。这使国内3G发展进一步明朗化。
尽管王旭东没有给出具体的部署,但业内仍为之雀跃,各种大胆的分析、预测纷纷出炉。王旭东在发言中虽然没有确切说明今年年内“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具体规划,但业内普遍认为,其中大部分将落在3G布局之上。有分析人士大胆预计,90%以上的投入都会围绕3G。
在此之前,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便指出,3G牌照发放的决策时机已到。牌照发放涉及技术和业务成熟性、竞争格局优化、知识产权问题、3G中国标准TD-SCDMA的发展4个问题。一时间,从运营商到系统设备商再到内容服务提供商,中国通信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从信产部高管的话中听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王旭东的表态让人们真切地感觉到,3G,这个让我国通信产业链各个环节魂牵梦绕的“梦幻工程”终于要在今年迈开步伐,进入以政策制定为起点的实质性工作阶段。
市场成熟与否成焦点
虽然信息产业部已经高调阐明了中国3G的发展,但由于这是个尚未开拓的领域,市场究竟成熟与否迅速成为业内争论的焦点。
3G与现有网络相比,最明显的优势表现在移动视频点播、视频电话、收听音乐、高速上网、多媒体传输等流媒体的传输上。而从目前来看,手机流媒体正是手机应用的发展趋势所在。据赛迪调查统计,我国用户对于3G应用的期待数均超过了60%,其中点播视频、音频以及视频电话为消费者期待最高的应用。
然而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内知名电信专家阚凯力却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对3G业务的市场需求仍旧是严重不足的,如果在近期发牌且大面积推广的话,恐怕对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会造成严重的损失。阚凯力指出,3G在一开始推出的时候,主要的卖点是宽带业务,但是宽带业务无论在国际也好、国内也好,都有事实证明其需求仍然严重不足。至于话音业务,中国2G的话音网络在中国的网络质量和覆盖情况都是全世界最好的,而且容量还是有很大的剩余,在这种国情下,因为话音需求而上3G也是不成立的。
3G带动整个产业链
3G一旦启动,产业的运作模式也从简单的链状运作模式向环状运作模式转变,甚至转变成网状的产业生态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手机终端一环将从“终端制造商→用户”演变成“终端制造商→用户←运营商”,这就是在2005年初露端倪的手机定制模式。
全新的3G技术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运营商必须介入终端才能带动产业的良性发展,而且,3G功能强大,运营商可以根据客户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业务。因此,可以预见,定制手机将在3G时代大放异彩。
2005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运营商已经开始逐步通过定制GSM、CDMA和PHS手机介入手机终端产业,并各自成立了专门的公司参与渠道竞争。据预测,2006年,国内定制手机将超过2000万部,销售额有望突破300亿元人民币。
而中国巨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和3G带来的巨大商机将进一步吸引国内外手机制造商,手机制造商将和移动通信产业的各环节联手,共同开拓手机销售的新篇章。预计2006年,全国手机终端市场将突破1亿部,而到2007年,这一市场则有可能突破1.28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