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人民日报社和美国中国总商会主办在北京举行中美经贸论坛,旨在寻求减少美中贸易逆差之道。然而,就在同一天,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也举行了发布会,意在重新调整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监控。但USTR的“调整”却令中国始料未及。
“空前之举”
当天早晨的发布会上,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公布了一份称为全面评估美中贸易关系的报告。这份29页的报告称布什政府对美中贸易政策进行了彻底审查,认为美中贸易关系已进入新阶段,美国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以确保中国遵循全球贸易准则。
而波特曼随后的几点提议更让人诧异。他表示,美国将建立一个专门机构,监督中国在贸易承诺上的执行情况。建立执行办公室乃“空前之举”,即便在上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冲突多发期,美国也没有设立针对特定国家的工作组。
波特曼指出,新设的执行办公室将搜集有关中国贸易政策的更多信息,主要集中在补贴、监管透明度,以及对电信、金融服务及医疗保健行业的市场准入等方面。此外,USTR将创建特别工作组,以负责未来美国对中国的WTO诉讼案。
在上述举措外,整个USTR还将把工作重点进一步向中国倾斜。波特曼计划在中国安排一位高级贸易官员,以协调美国对华政策,从而提高USTR的谈判能力。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梅新育在仔细看完报告后向记者分析,报告对中美经贸关系总体评价是好的。“波特曼明确表示,不要把这份报告与贸易赤字直接联系起来,贸易赤字是宏观经济的问题,不只是贸易政策的问题。”梅新育指出,这一表态避免国会可能给USTR等执行部门强加的“任务”,也减轻了中国的压力。
巨额逆差“真相”
上述举措的出台,折射出了美国国会对中美贸易关系现状的日益不满。
上周五,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显示,去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到2016亿美元。
尽管去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20%、创下418亿美元的新高,但看到贸易逆差冲破2000亿美元大关,美国国会再掀波澜。
美国参议员抛出提案,要求布什政府取消对中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NTR)地位。另有提案建议,设立一名独立于USTR的“贸易执法官”来评估美中贸易。此外,格雷厄姆和参议员舒默去年抛出“对所有中国产品征27.5%关税,以迫人民币升值”的提案,将在下月底表决。
针对近来美国国内对中美贸易关系不满的情绪,14日,在北京出席中美经贸论坛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为中美贸易算了一笔账:仅从数字来看,美方确实出现了比较大的逆差,但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中美经贸关系实际上是互利双赢的。
易小准表示,国际制造业大量向中国转移,跨国公司海外销售以及向母公司的返销大量增加,是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首要原因。
易小准指出,若扣除跨国公司的海外净销售和进出口,美国的逆差就会大大缩小,甚至出现顺差。而扣除跨国公司的关联贸易,美对华贸易逆差则将下降30%;而一旦扣除中国的加工贸易顺差或外商投资企业的顺差,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分别大幅下降91%和73%。
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告诉记者,由于美国在全球拥有最多的海外跨国公司,因此从总体看,美国肯定是最大的贸易盈余国而非逆差国。
事实上,中国为缩小中美贸易顺差已做了大量努力。去年,中国订购了总值近40亿美元的70架波音飞机,加上从美国进口的电信产品、汽车整车和零部件、机电设备等,中国的采购总额约95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是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贸易伙伴。
政治意义大于实质效用
对于美国国会议员们酝酿的举措,波特曼告诫,希望议员从两国经贸大局、从美国从中获益的角度来考虑,采取和平方式解决。
14日,在北京出席中美经贸论坛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指出,中美应该通过平等协商来缓解贸易摩擦。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中,取得较大的顺差,但美国方面“不应该将问题政治化”。
成思危说,美国可以通过开放高科技产品出口到中国来缩小贸易逆差。目前,美国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限制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之中只有10%来自美国。“若美国不愿意(高科技产品)出口到中国,那我们又怎么能够实现贸易平衡呢?”
中国贸促会美大处副处长林舜杰告诉记者,USTR此举的政治意义大于实质效用,“去年下半年至今,我们同美方的各类企业和议员都有接触,他们对美中贸易逆差的反应并不强烈。”
在林舜杰看来,美国国会的“异议”,多半是因对中国的陌生和误解而造成,“近年我们在组织企业代表团赴美接洽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向当地议员介绍中国及其企业。”
林舜杰回忆起去年9月,中方130人的经贸团访美时的情景,“我们的一个分团拜会了美国众议院下的美中工作小组,向议员们介绍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酸发家史。他们听完后对中国企业的印象大为改观。”
看到近年中美贸易的失衡,贸促会正将工作重心转向如何扩大美对华出口上。“对于国家级的贸易促进机构而言,推动国外对自己的出口是很少见的。”林舜杰说,贸促会出台了如“中美国际伙伴网络合作项目”等一系列举措,为美国企业对华出口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