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遭遇苏丹索赔风波称纠纷已经解决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5月26日,G中兴(000063.SZ)跟随大盘走高,当日上涨3.15%,收于26.56元。

此前,来自一家券商的消息称,G中兴可能在非洲苏丹遭遇千万美元索赔。

该消息称,5月23日晚上,G中兴手机事业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苏丹事件。

2005年,G中兴将放置在铁皮库房近1年的共18.5万部C890型号CDMA手机发货到苏丹,用户使用后,发现存在温度过高、信号不稳等问题,这触怒了苏丹电信总裁,于是其下令停止所有G中兴的合同谈判,并且要求赔偿1300万美元。

G中兴在发给本报的回复中没有否认存在手机质量问题,但称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该公司的声明称:第一,经确认,关于诉讼和索赔1300万美元的消息系传言;其次,G中兴与苏丹电信是长期合作伙伴,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有着良好合作,目前双方各项合作正常进行;第三,在电信合作中出现个别质量问题属于行业现象。我们已根据客户新的需求,对手机的设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目前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苏丹门”事件可能是G中兴海外扩张舞步中的一个不和谐音。去年底,G中兴就遭遇了一家供应商的指责,称中兴违反合约和侵害知识产权,为此通过海外仲裁方式向中兴索赔共计3645万美元。此外,印度的一家咨询公司通过海外仲裁方式向中兴索赔顾问费、代理费及相关损害约人民币1073万元。

尽管如此,分析师仍然十分看好其海外业务。此前华泰证券通讯行业研究员夏朝辉预测,G中兴2006年海外业务还将保持60%的增长速度。但夏朝辉同时指出,G中兴海外业务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海外业务成本出现95%的增长,是导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下降的主要原因。

G中兴的2006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其每股收益为0.035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5.42%,每股现金流为-2.36元。G中兴解释,业绩下降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是2006年第一季度国内电信运营商资本开支季节变动,影响了公司国内业务收入;第二是部分国际合同尚处于进展中,对公司收入的贡献尚未体现。

广发证券通信行业研究员李太勇博士认为,G中兴在国际业务拓展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应该相当常见,“即使有千万美元的赔偿,对其每股收益的影响也相当有限。”G中兴总股本9.6亿股,假设形成1300万美元的损失,则每股收益相应减少约0.1元。

“我仍然看好中兴,除了它有3G概念之外,毕竟它是国内少有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李太勇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