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死机、莫名受潮、屡修屡坏、调换零件时被动手脚。市质监局昨日公布的产品质量投诉总体情况显示,手机问题依然最让市民头疼。全市去年共受理产品质量申诉和咨询31542件,其中涉及手机的共有4281件,占申诉总数的13.6%,连续两年蝉联被投诉产品的“榜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手机未出售前将原装电池神不知、鬼不觉地调包,已成了一些商家蒙骗消费者的常用手段。
锂电池工作一月即“罢工”
吴先生近日到杨浦区一家手机店买了款新手机。使用了10几天后,吴先生突然发现,充好电不久的电池,几分钟后居然没电了。经质监部门检测,认定该电池不是原装的,商家涉嫌将原装电池调了包。手机店先是百般抵赖,经手机厂家现场确认,最后商家只得为吴先生调换一块原装电池,并退赔原装电池价款。
类似的遭遇也被梁先生撞上了。他在新客站附近一家商城内购买了一部进口手机,与手机配套的还有一厚一薄两块电池。新机使用了两个月后,标明待机时间为72小时的厚电池,经常用了不到一天就没电。而薄电池使用不到一个月也开始“罢工”,即使充足了电也坚持不了一天。于是,梁先生将手机连同两块电池板,拿到手机维修点进行维修。没想到被维修人员告知,手机的两块电池板都非原装。
让梁先生不解的是,买手机的时候,自己是在确认了包装上的封条完好无损后,才叫店员当场拆封的,而且从拆开包装到把手机买回家,两块电池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视线,这样怎么还会买来冒牌货?据检测部门分析,梁先生的手机电池是在拆封之前就被“调了包”。看似完整无缺的外包装封条,其实也经过了“加工”。
原装电池价格是假货十倍
一次性封条为手机包装盒封口,原本可以保护消费者买到原装货。但不法商家却利用一次性封条受热到一定温度会失去粘性的特点,用电吹风加热封条,使封条受热脱落,从而不留痕迹地打开手机包装盒,用伪劣电池调换原装电池。
业内人士透露,假冒伪劣电池不仅质量不佳,还可能威胁使用者的安全。目前市场上的手机电池多为锂离子电池,由于锂的金属特性,如果质量不过关,可能在充电时发生爆炸。
被调包的原装电池都到哪里去了?记者了解到,凡是被卸下的电池,都会被商家高价单独出售,本市不少手机商场里都有此类“卸机板”出售。一块假冒电池,成本不过10元左右,而一块卸下后单独出售的原装电池,一般要卖到数百元。
手机裸机的销售已进入微利时代,于是配件就成为商家牟取利润的重要来源。家电质检专家罗仁宵称,目前手机电池品牌繁多,但质量良莠不齐,还有大量的假冒电池充斥市场,令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对原装电池的真假难辨。非原装电池不仅寿命短,而且因其电压不稳定极易损坏手机。
专家支招鉴别电池板真伪
罗仁宵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一定要向商家索取正规发票,而且应要求商家在发票上写明所购手机的串号、型号,手机电池的编号、型号和手机充电器的编号、型号。一旦发现自己购买的手机及配件不是原装货,应立即持购买发票与商家交涉,因为有证据在手,就不怕受不法商家的抵赖了。
此外,以下方法也可以帮助市民鉴别手机电池的真伪。
――锂离子电池充足电后使用的时间,约是镍氢电池的1.5倍,是镍镉电池的3倍左右。如果发现锂离子电池块工作时间没有说明书上规定的长,就可能是假冒的。
――原装电池表面色泽纹理清晰、均匀、干净、无明显划痕及损伤,并在标贴上印有电池型号、种类、额定容量、标准电压正负极标志、制造厂名。五金片无明显划痕及发黑、发绿现象,否则可初步断定是假货。
――原装电池内一般应有过流保护器,在外部短路等导致电流过大的情况下,自动切断回路,以免烧毁或损坏手机;锂离子电池另有过流保护线路,当使用不规范电器,交电电流过大时也会自动切断电源,在电池正常情况,可自动恢复到导通状态。在充电过程中如发现电池严重发热、或者冒烟甚至爆炸,说明电池肯定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