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近来,“手机定位”这个关键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几天前,全球知名的SiRF公司宣称,“5年内大多数手机将装上全球定位芯片。在未来5年内,它将成为大多数手机一个必备的原件,除了那些非常低端的,只能用来语音通话的手机之外。
“今年年初,中国移动决定在北京、天津、辽宁、湖北四个省市进行”手机地图“业务的试点运行。中国联通也早在2003年7月就推出了手机定位业务,用户在使用这项服务时,只要在手机上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就可以查到开车路线;如果用语音导航,还能得到实时提示,该项业务还能够实现5米到50米的连续、精确定位,并已经实现了全国漫游。为了能实现这一系列的功能,联通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从2003年开始,历时一年多针对定位模式的网络优化,对全国4万余个基站进行了测试、改造、优化和升级。
而在国外,为推动位置服务业务的发展,韩国和日本的运营商建立了门户网站,吸引众多SP,推出丰富的位置服务内容。如NTTDoCoMo推出的基于i-Mode品牌的定位服务"iArea",提供的内容包括WNI气象信息、iMapFan电子地图、美食家、ATIS交通信息、Zenrin携带式地图以及住宿信息6项服务;KDDI推出的定位业务已达100多种,如电子地图、餐馆指南、火车时刻表、城市指南、天气和紧急信息等。
这项定位服务真能成为未来3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吗?诺盛电信基于多年对于电信领域的研究实践认为:在3G初期,由于网络优化尚未完成、用户群较少、再加上中国地域复杂不可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用户也未必会真正接受这项服务。估计08年之后随着运营商网络优化的完成、营销推广手段的日渐成熟、用户群的扩大,定位服务将会深入人心,个人用户市场将全面启动,行业市场会遍地开花。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
1)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用户虽然对业务有需求(比如给老人、小孩定位,交通定位等),但是需求到底有多大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论证数据。尤其是中国的消费者在电信消费上具有非常强的替代性。定购了某些增值业务同时就可能退定某些增值业务(原因是消费承受能力有限)。如果运营商大力推广了定位服务,结果所获得的收入却被其它收入的减少而替代可能会得不偿失。再加上用户非常担心隐私权会受到侵犯。
2)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定位服务目前面临着终端、网络等的瓶颈限制。尤其是中国移动,由于当初建设网络时采用的设备不一样,导致兼容性与平台存在很大的问题。即使网络问题得到解决,如何解决终端价格过高,终端普及率低,用户缺乏价值感知等问题也是摆在中国移动面前的一份考题。
3) 产业链如何协作,创造共赢的商务模式也是一项非常棘手的工作。手机定位产业链由移动运营商、系统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GIS开发商、应用提供商、中间件提供商等多个环节组成。而且,手机定位综合运用了移动通信、卫星导航、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的技术和应用,是多个产业、多项技术融合的产物。在移动定位产业合作中,运营商应当解决好各环节的利益分配问题,确保产业各方在合作中获得共赢。从运营商来说一方面想做产业链的盟主,控制更多的资源,尤其是核心的用户资源。一方面却吝啬于给SP更多的利益。SP一方面要付给GIS高昂的版权费用,一方面要与运营商分成。推广业务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当然,定位服务也不是完全没有市场。诺盛电信数据表明:2006年全球定位业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5亿美元,2005~2009年每年将保持70%的增长率。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预测,2007年使用高精度定位的用户将达到移动通信用户的42%。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移动定位服务将逐渐演变成基础信息服务,同短信、语音、数据通信服务一样自然融入各种信息服务中,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密切关联。关键是如何选择定位服务业务的切入点。
目前我国的移动定位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用户和市场的潜力巨大。如果开发得好,移动位置服务可以促进物流、交通、安全、城市规划、农林渔等众多传统产业的精确信息化管理,并成为通信业最具增长潜力的增值业务之一。我们认为:我国移动定位业务的发展重点应该是丰富业务内容,细分用户需求,进行深度的需求挖掘。积极探索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的商业模式与业务策略,拓展基于移动定位的行业应用领域。尤其是在市场的培育期,产业链各方应该尽量让利给用户,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对于行业用户市场来说关键在于选择好一个点重点突破,SP不要期望一下子就将整个行业一网打尽,要有抗击风险的能力。最好是选择一些经济发达、地形不是很发杂、居民消费比较前卫的一些城市进行线的推广最终以线带面,启动整个市场。业务以简单的应用为主尤其是要注意“将简单留给用户,将复杂放在后台”的产品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