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3.60目录:图书,国学,史部,别史杂史,
品牌:吴孟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页码:289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32619869
·条码:978753261986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丛书名:世纪笔记掌故丛书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合作创办了文史类杂志《世纪》。这本杂志坚持纪实风格,重视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经过十多年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世纪》诸多栏目中,“笔记掌故”无疑是一道风景、一个亮点。一些同志谈起《世纪》,常提到笔记掌故;在兄弟报刊转载《世纪》的文章中,也以笔记掌故的“点击率 ”为高。尽管它篇幅较小,又以较小的字体排印,却丝毫不减其对读者的吸引力,正合了“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的意蕴。
笔记和掌故本是两种不同文体。笔记泛指随笔记录,不拘题材、体例。掌故,掌握故事者也。“故”通“古”,古事为文谓之“故”。笔记作文,掌故是史;文以载道,论从史出。笔记掌故既是文与史的结合,就要求写作者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及表达能力。我们看内容扎实、明白晓畅的大家手笔,看似信手拈来,又都涉笔成趣。叙事简约,如同画师的大写意,细微处亦有工笔勾勒;议论精当,则如画龙点睛,方寸间显现微言大义。今天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宣传媒体高度发达,人们更喜好兼具故事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笔记掌故一类短文章。
本书汇集了《世纪》1993年创刊至2005年间大部分笔记掌故.计有500 余篇,分《政海拾零》和《文苑剪影》两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涉及的人物包括革命领袖、军政要员、社会名流,乃至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众多撰稿者中既有馆老耆宿、文史高手,也有文坛新秀、热心读者。他们以丰富的阅历和学识一丝不苟地撰写文稿,核实史料。正是这批作者,共同打造了这一受到欢迎的专栏,倡导了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优良文风。书中一篇篇文章,犹如一扇扇窗口,向人们展示时代风貌,聚焦沧桑岁月,读者通过它们窥睹百年风云,透视人生浮沉,借以提高文学修养,增长历史知识;或者从“随便翻翻”(鲁迅语)中增广见闻,在轻松自如的阅读中怡情养性,进一步培养读书兴趣。
本书反映的主要是20世纪上半叶的人和事。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是艰苦奋斗、产生可歌可泣故事的年代,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历史篇章。而当代社会生活又是如此丰富多彩,展现的全球化背景何等错综复杂、波诡云谲,并由此孕育、催生一批批与之相适应的风流人物。这为笔记掌故提供了取之不尽、写之不竭的源泉。但过去这方面内容反映尚少。目前笔记掌故的作者大多年事较高,这支队伍也需要充实更新。今天的中青年作者势将成为笔记掌故写作的生力军,肩负着以史资政、传承文化的责任。新时期笔记掌故的内容,必然与过去文人士大夫的笔记小说、野史趣闻大相径庭,也将与反映旧中国的故人轶事大异其趣。新时期呼唤新文史,新任务要求开新篇。比如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事件,文史资料研究以及笔记掌故可不可以去涉猎、去深入研究呢?一些专家学者已经提出这个问题。关键是我们如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力量征集各个历史时期的资料,编辑这一段段世纪风云。这也是文史研究馆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编辑推荐
本书反映的主要是20世纪上半叶的人和事。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是艰苦奋斗、产生可歌可泣故事的年代,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历史篇章。而当代社会生活又是如此丰富多彩,展现的全球化背景何等错综复杂、波诡云谲,并由此孕育、催生一批批与之相适应的风流人物。
目录
序
文坛花絮
我和鲁迅缘悭一面
鲁迅与重庆一段文字缘
柳亚子两次诗颂毛润之
郭沫若咏故乡山川诗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1938年,徐悲鸿应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持人许地山教授的邀请,到香港
举办画展。展厅设在港大图书馆。悲鸿与地山原系旧交,我家就在港大附近
,因此便请悲鸿住在我家。
当时,香港有一位德籍马丁夫人,收藏许多中国古代绘画,其中不乏珍
品。地山对中国文物外流十分痛惜,早就有意赎回其中的一些珍品。现在行
家到来,正可鉴别。于是他就建议马丁夫人和悲鸿交换收藏。悲鸿用法语与
马丁夫人交谈,十分融洽。马丁夫人遂将藏画悉数取出,请悲鸿鉴赏。悲鸿
一眼瞥见一幅人物白描长卷,画面八十七个人物,列队行动,姿态飘逸自如
,表情栩栩如生,如神似仙。该画构图精美,用笔流利劲健,风格高古纯朴
,确是稀世之宝。悲鸿一见,心跳手抖,便商之马丁夫人,愿以此次画展中
最佳作品与之交换。马愉快接受。悲鸿得此宝图,大喜不已,回到我家,便
将此卷盖上“悲鸿生命”的图章,并将其命名为《八十七神仙卷》,然后与
地山开怀畅饮,以示庆祝。
P210
点此购买报价¥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