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新义|报价¥15.70|图书,国学,史部,正史,何炳松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5.70
目录:图书,国学,史部,正史,

品牌:何炳松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56 页码

·ISBN:756335074X

·条码:9787563350735

·版次:2005年1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历史研究法在预备工作上实属必要,即在现时社会之研究上亦然。盖社会科学材料之大部分并非科学之观察,仅属史料而已,欲得其用,非加考订之功不可。

而且一种完全社会科学之构成,有赖于过去社会现象演化之研究,此即所谓社会史者是也。然此种社会史与所有其他历史不同,不特须用经过史法考订之史料,而且其本身亦不能绝对脱离其他各种历史而独立。所谓社会史,正如法律史或风俗史,不过社会全部历史之一段,或特殊之一支而已。其与全部历史之关系,甚至较文学史或科学史尤为密切也。

《通史新义》有鉴于中国传统史学之弊,为使史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何炳松极力倡导通史研究与著述。在《通史新义》中,作者借鉴西方史学的思想方法,总结并发挥了司马迁、刘知几、章学诚等古代史家的传统史学理论,对史料研究的方法以及通史编纂的原则重斩进行思考,建立其新通史理论体系,对中国现代新史学的建设有着重大贡献。

作者简介

何炳松(1890—1946),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攻读历史学与政治学,1916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上海光华大学教授,上海商务印书馆史地部主任、暨南大学校长,最早系统介绍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强调西方史学原理与中国传统史学的对比与贯通,与梁启超并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

编辑推荐

在《通史新义》中,作者借鉴西方史学的思想方法,总结并发挥了司马迁、刘知几、章学诚等古代史家的传统史学理论,对史料研究的方法以及通史编纂的原则重斩进行思考,建立其新通史理论体系,对中国现代新史学的建设有着重大贡献。

目录

导言 历史研究法与社会科学

上编 社会史料研究法

第一章 史料之理论

第二章 考订之原理

第三章 史料来历之考订

第四章 诠释之考订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15.7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