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通典扬州十日记咸同广陵史稿/扬州地方文献丛刊|报价¥14.20|图书,历史与地理,历史,地方史志,中国,汪中等著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4.20
目录:图书,历史与地理,历史,地方史志,中国,

品牌:汪中等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陵书社

·ISBN:7806940677

·条码:97878069406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广陵通典》是记载扬州地方史事的一部名著。作者汪中(1745—1794),清代扬州府江都县人。他是精通经学、文字学、历史学、金石学的杰出学者,也是兼擅骈文、散文、诗歌创作的文学名家。

《广陵通典》10卷,记事始于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城邗沟,迄于唐昭宗乾宁元年杨行密事。按照汪中的写作计划,本书记事的下限为明清之际史可法守扬州。但是,他只写到唐朝末年,就因病去世了。道光三年(1823),其子喜孙将这部遗稿刻印行世。

《扬州十日记》是一部记叙清兵攻陷扬州后,在城内进行大屠杀的纪实性著作。作者王秀楚,生平不详。

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兵围困扬州,南明督师兵部尚书史可法率领扬州军民英勇抵抗。二十五日,清兵破城后,在城内大肆杀掠,上演了血腥的屠城惨剧。本书作者即是这场大屠杀的幸存者,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实录的形式记述了这场悲剧的前后经过,极具震憾力。全篇虽只有短短的七千字,但兼具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在政治上亦曾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实是一部不寻常的著作。

《咸同广陵史稿》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就目前所知,地主文人记述太平军在扬州活动的笔记、日记等主要有三种:臧谷《劫余小记》、倪在田《扬州御寇录》以及《咸同广陵史稿》。《劫余小记》是臧谷在太平天国失败后的追忆,篇幅较短;《扬州卸寇录》则是倪在田在更迟的时间以后参照邸抄、《剿平粤匪方略》以及拾掇遗闻写成;而《咸同广陵史稿》“则为亲见亲闻的人的记录”(罗尔纲语),史料价值远在《劫余小记》和《扬州御寇录》之上。从《咸同》广陵史稿中可知,作者方氏作为在野的封建儒生,对在扬州的朝廷领兵大员和地方官僚防堵、围剿太平军不力,极为不满,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他们的明哲保身、勾心斗角、惟利是图和昏聩无能的丑态,对太平军在扬州的活动的描写也比较细致、客观,使今人了解到不少有价值的历史真相。

目录

广陵通典

顾千里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扬州十日记

咸同广陵史稿

太平天国广陵史稿史证(罗尔纲)

卷首

陆建瀛论

江寿民论

张廷瑞论

琦善论

但明伦论

钟淮传

世琨传

哀江南三十首(并序)(吴下遗黎)

卷上

卷下

外编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14.2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