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被边缘化的服务器成为了Intel发飙的武器。
就在AMD中国攻击Intel发布的酷睿架构处理器(双核平台)性能低,功耗比AMD皓龙处理器(双核平台)高出三成后不久,Intel立即给予了AMD强有力的回击。
2006年6月27日,在英特尔全球数字企业副总裁兼服务器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布莱恩特的指挥下,Intel工程师首次在公众面前对Intel和AMD产品进行了同任务测试。选择的产品是AMD皓龙与Intel至强5100系列处理器。
结果令Intel非常满意。性能方面,Intel比对手高出24%;功耗方面,Intel也比对手省电三成。
“AMD的指责让Intel恼羞成怒。”业内资深分析师程宏表示,相比竞争对手AMD,Intel双核服务器的发布整整晚了一年,作为追赶者,Intel表现得有些急躁!
AMD的陷阱
从去年年底开始,Intel和AMD就在各大媒体上展开了一场关于“真假双核”的激烈辩论。直到今天,这场争论依然没有胜利者。
“Intel落入了AMD的陷阱。”一位业界人士对《财经时报》说。
表面上,AMD在家用双核上与Intel纠缠不清,但AMD发力的重点其实是在服务器。这场争论在吸引了大众的目光的同时,也为AMD赢得了一年的准备时间。
“双核平台彻底突破了单核的技术架构,但是应用软件必须特别开发。这严重制约了双核在家用领域的推广。”资深评测工程师朱粱向《财经时报》透露。
就目前而言,除非大型游戏、图形设计等特别用途,在一般的办公与网络应用领域,目前单核技术的能力已经足够支撑。因此,家用市场切换双核的动力明显不足。
而服务器领域则完全不同。
作为网络建设的基础,服务器的应用相对专业,采购需求集中在要求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的领域,而这恰恰是双核平台的技术优势所在。
此外,服务器的应用软件需求相对专一,并且集中出自于微软、思科等几大国际厂商。应用需求不存在瓶颈。
赛迪顾问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CPU市场中双核处理器产品的市场销量仅占市场总额的1.2%。
“现阶段,要想在双核上获得真金白银的收入,服务器是目前双核和64位技术最好的推广平台。”一位业内人士半开玩笑地说。
去年5月,“真假双核”争斗正酣的时候,AMD发布了以皓龙命名的双核平台,相比竞争对手,AMD整整早了一年。
Intel的后手
不仅在双核服务器抢得先机,AMD在服务器行业的攻势同样让人有窒息的感觉。
据Gartner的报告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AMD在美国服务器处理器市场上的占有率攀升至25.7%,较前一季增长10.8个百分点;在全球服务器市场上,AMD今年第一季度的占有率也达到了15.3%。
戴尔的倒戈则让胜负的天平更加倾斜。
5月初,戴尔公司宣称,从今年年底开始,公司将在服务器产品线引入AMD的64位皓龙处理器,从而结束长久以来与Intel的单一合作关系。
面对AMD的咄咄逼人,加上在双核服务器领域的长期缺阵,Intel在服务器领域正感受到来自老对手前所未有的压力。
不过,作为多年的霸主,长久以来积累的丰富人脉让Intel依然具有反击的后手。
“虽然AMD一年前就已经推出了适合双核的产品,不过,大多数厂商都选择了观望,在此之前,国内也只有曙光等少数厂商推出了双核服务器。目前,双核格局并不清晰,Intel并非没有机会。”赛迪顾问分析师文芳对于Intel在双核服务器的前景表示乐观。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在接受《财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AMD的产品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服务器领域,AMD的产品在产品性能,以及运行的稳定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服务器市场上,浪潮和宝德是Intel的铁杆支持者,两者的市场分额大约占到了20%。其余厂商则在Intel和AMD之间摇摆。不过, Intel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确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将尽快推出Intel和AMD平台的双核服务器。”曙光渠道业务群组总经理任京?透露说。2005年,AMD的双核产品已经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现在,Intel基于双核处理器也将形成量产。可以预计,2006年是实现双核销售的有利时机。作为业内第一家推出双核平台的服务器厂商,曙光不会错失任何一个机会。
伴随酷睿架构处理器的发布,Intel反攻的号角早已吹响。
进入第二季度,Intel就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报价。这种方式显然非常有效,与AMD相比,在同样性能、同样价格的前提下,消费者会更加认同Intel的品牌。
分析界对此也深信不疑。早在今年3月,据《福布斯》报道说,仅仅因为当时业内有关于Intel即将展开价格战的预测,就曾导致AMD公司的股价在一天之内下挫7%。
记者从Intel获悉,目前,Intel正制订一系列计划,加紧对服务器和PC厂商进行稳定和争取,其中包括新品不断推出、拉拢下游厂商和全新的价格策略。
有资深业内人士认为,Intel对AMD的长期领先是建立综合实力基础之上的。Intel的科研,早已超越单纯的晶体管或电路设计,而涉及到大量相关前沿领域,如硅光电子技术,甚至社会科学。面对厚积薄发的Intel,AMD在个别产品的领先或可实现,但要实现全面超越尚有时日。
“AMD首尝领跑者滋味,给大家带来了惊喜,但这远远不够。要想成为领导者,AMD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业内资深分析师程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