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文史新刊|报价¥17.40|图书,国学,子部,儒家,王晓毅著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7.40
目录:图书,国学,子部,儒家,

品牌:王晓毅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7101039634

·条码:97871010396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儒释道对魏晋玄学的理论建构均产生了影响,但三者的影响力度大不相同,其中儒道互补构成了玄学的理论主体。儒家伦理是士人的生命底色,而道家中的“黄老”与“老庄”作为最有活力的思想因素,居学术变革的主导地位。由于“黄老”道家已经将儒家伦理融入其中,因此从广义上说,魏晋玄学是“黄老”与“老庄”的融合;从狭义上说,则是黄老“因循”、“形名”,老庄“自然”、“言意”等思想要素与儒家伦理学说的融合。佛教译经则对玄学由生成论向本体论转化,起了某种间接的刺激作用。

目录

导言

上篇

第一章 汉魏之际的思想变革

一 “黄老”复兴及其演变

二 “老庄”滥觞及融入主流

三 荆州官学的兴衰与特点

四 佛教译经与何晏《无名论》

第二章 正始玄学奠基人王弼

一 山阳王氏家族故里的文化地理

二 名理、本末与言意

三 《老子》、《周易》、《论语》新义

下篇

第三章 魏末政局与玄学退潮

一 思想史视野中的司马懿及其政变

二 钟会的学术与权术

三 “竹林七贤”考——从佛经“竹林”译名谈起

四 从《达庄论》到《大人先生传》

第四章 西晋玄学的复苏

一 司观炎与西晋前期玄、儒的升降

二 向秀《庄子注》新探

三 西晋玄学与佛教般若学的互动

第五章 玄学理论巅峰——郭象《庄子注》

一 从《庄子注》看《庄子序》的真伪

二 “自生独化”说与“性”本体论

三 历史哲学发微

四 郭象圣人论与心性哲学

主要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17.4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