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Bensley平台
优点
平衡的双处理器平台
支持FB-DIMM内存,最高支持4通道,64GB内存寻址
进一步扩展了I/O能力的6311/6321ESB芯片
支持英特尔I/O加速技术
支持英特尔虚拟化技术
缺点
Xeon 5000系列处理器发热量依然偏高
联想T280服务器
优点
采用英特尔最新的Bensley平台
自动开机诊断技术
五重硬盘防护设计
万全慧眼增强版服务器监控管理系统
良好的扩展性
Intel Xeon 5000处理器
【IT168评测中心】2006年5月23日英特尔公司如期发布了“Bensley”平台,该平台包括代号为Dempey的双核Xeon DP处理器和代号为Blackford的芯片组。Dempsey处理器将会启用新的命名方式,被称之为Xeon 5000系列,根据主频、前端总线、缓存容量等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型号,Blackford芯片组的名称也相应被命名为Intel 5000芯片组,也是根据功能、规格分为P、V、Z等不同的型号。

联想在国内率先发布了应用了英特尔双核Xeon平台的服务器T280
不仅仅是对于英特尔,对于英特尔的紧密合作伙伴也一样,Dempsey出现的意义重大――这意味着英特尔阵营终于有了真正可以同AMD Opteron双核心处理器相抗衡的产品线。其实早在2006年英特尔春季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发布了很多关于Bensley平台乃至下一代Xeon平台的技术细节,这同以往英特尔在发布新品之前三缄其口的态度大相径庭。显然,近一年的时间里,英特尔承受的来自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同这种迫不及待的态度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我们曾经在《Intel新纪“率”:淡化频率 强化效率 降低功率――Intel双路服务器平台最新技术与趋势》一文中对于英特尔新Xeon平台有了较为详尽的报道,本文将会根据英特尔正式公布的资料向读者公布更多更确切的细节。

Xeon 5050处理器(顶部)

Xeon 5050处理器(底部)

Xeon 5080处理器(顶部,工程样品)

Xeon 5080处理器(底部,工程样品)
根据英特尔目前的规划,双核Intel Xeon 5000系列处理器将会是它最后一个沿用NetBurest架构的系列产品,它将两颗NetBurst微架构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可用于32bit/64bit双路服务器和工作站。
自从Netburst微架构发布以来,英特尔每一款基于该微架构的产品都会被或多或少的进行修改、优化。这次的Xeon 5000系列处理器也不例外,它们在保持对于传统IA-32软件兼容的同时,对于NetBurst微架构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主要涉及到超管线技术(Hyper Pipelined Technology)和执行追踪缓存(Execution Trace Cache)。其超管线技术支持多级管线深度,可以允许处理器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
型号
5080
5070
5060
5063(MV)
5050
5040
5030
5020
sSpec
SL968
SL969
SL96A
SL96B
SL96C
SL96D
SL96E
SL96F
主频
3.73GHz
3.46GHz
3.2GHz
3.2GHz
3.0GHz
2.83GHz
2.66GHz
2.5GHz
CPUID string
0F64
0F64
0F64
0F64
0F64
0F64
0F64
0F64
封装类型
771pin
771pin
771pin
771pin
771pin
771pin
771pin
771pin
核心电压
1.25-1.40
1.25-1.40
1.25-1.40
1.25-1.40
1.25-1.40
1.25-1.40
1.25-1.40
1.25-1.40
总线速度
1066MHz
1066MHz
1066MHz
1066MHz
667MHz
667MHz
667MHz
667MHz
Thermal Guideline
130W
130W
130W
95W
95W
95W
95W
95W
Core stepping
C1
C1
C1
C1
C1
C1
C1
C1
Thermal Spec
78℃
78℃
78℃
68℃
68℃
68℃
68℃
68℃
L2 Cache Size
4MB
4MB
4MB
4MB
4MB
4MB
4MB
4MB
L2 Cache Speed
3.73GHz
3.46GHz
3.2GHz
3.2GHz
3.0GHz
2.83GHz
2.66GHz
2.5GHz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65nm
65nm
65nm
65nm
65nm
65nm
65nm
65nm
Bus/Core Ratio
14
13
12
12
18
17
16
15
英特尔此次一共发布了Xeon 5080、Xeon 5070、Xeon 5060、Xeon 5063、Xeon 5050、Xeon 5040、Xeon 5030和Xeon 5020等8款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均配置了4MB L2缓存,其中每个核心独享2MB L2缓存,其前端总线为1066MHz或者667MHz,可以提供8.5GB/s或者5.3GB/s的传输带宽。
我们还记得英特尔曾经于去年10月份发布一款基于Paxville DP核心的双核处理器,它同样是将两个Netburst微架构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每核心2MB L2缓存,800MHz FSB前端总线,具有6.4GB/s的带宽,看上去会比5050/5040/5030/5020等FSB667处理器更“高级”。实际上Intel 5000系列芯片组采用了双独立总线架构(DIB),因此每颗处理器同芯片组之间采用一条1066MHz或者667Mhz总线通讯,总带宽达到了17GB/s或者10.6GB/s,新的Xeon系统将会更加平衡。
Xeon 5000系列处理器不再采用Socket604封装,而是采用了类似现在桌面处理器LGA775的封装形式:FCLGA6 LGA771。新的封装形式更利于功率传导,更加符合高主频的处理器的需求。65nm制程也终于应用到了Xeon DP处理器中,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英特尔处理器持续走高的发热量。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到前端总线为1066MHz的处理器的TDP大都为130W,前端总线为667MHz的处理器的TDP均为95W,同之前的Nocona核心的Xeon处理器基本持平。其中的Xeon 5063比较特别,它的前端总线为1066MHz,但是TDP为95W,而并非130W。Xeon 5000强化了热量和功率管理,主要包括TM1(Thermal Monitor)和EIST(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应用于企业环境的双路服务器将会从这些技术中受益。TM1可以在高温环境小有效的降低处理器温度,EIST则为服务器和工作站提供了有效的功率管理能力。
这个系列的处理器依然支持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这样每个核心可以处理2个线程,每颗双核心处理器可以并行处理4个线程,双路配置的处理器则能可以同时处理8个线程。下一代的Xeon处理器将会采用Core微架构,代号Woodcrest的Xeon处理器将不再支持超线程技术。
当然,这款处理器依然会沿袭Netburst微架构处理器的一些功能,比如高级动态执行机制(Advanced Dynamic Execution)、高级传输缓存(Advanced Transfer Cache)、增强浮点和多媒体单元和SSE3。
Xeon 5000系列处理器同样支持英特尔扩展64位技术(Intel EM64T),从而可以运行利用了64位扩展技术的优势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此外,这个系列的处理器也支持XDbit技术(Execute Disable Bit),通过对于内存标记为可执行状态或者非可执行状态,放置某些通过内存溢出错误来破坏系统的病毒――这个功能是需要操作系统支持的。
Xeon 5000系列处理器支持英特尔虚拟化技术(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虚拟化并非新技术,比如很多VMware、Xeon等产品的用户早已经在PC或者服务器上实现了虚拟化,英特尔虚拟化技术强调的是通过专门的硬件更好的支持虚拟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