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截获新病毒7万多黑客趋向获利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来自国内权威的病毒监测机构――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的统计表明,去年全球被截获的新病毒数量达到了72836个,比2004年增长了一倍多。由于互联网全程全网的特性,这些病毒绝大部分都已在中国的互联网、手机中出现。

“灰鸽子”、“传奇木马”、“狐狸王”、“性感烤鸡”……这些匪夷所思的新名词,去年可是让中国的网民们受了不少惊。同2004年相比,2005年新生成的网络病毒中,可以获取经济利益的“商业病毒”泛滥是一大特色。病毒编写者不再单纯炫耀技术,更多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盗号木马”是商业病毒的典型代表,它们在后台运行,没有任何提示信息,一般用户根本察觉不到机器已经中毒。这些木马偷偷记录用户的输入信息,比如QQ密码、网络游戏账号、网上银行卡账号等,并将这些信息直接发送到黑客手中,给用户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而且,2005年的网络病毒更加注重“市场细分”。网络黑客认为,控制小范围的联网计算机所带来的利益已经足够,风险又小得多。例如在2005年5月,瑞星截获了一个专门针对安徽电话卡用户开发的木马程序,它会弹出虚假提示框,骗取用户的200、201电话卡账号和密码,又如2005年新生成的“传奇木马”病毒,只针对《传奇》网络游戏开发,盗取玩家游戏账号,获取虚拟财产。

另外,2005年新生成的网络病毒传播方式更加先进,通过软盘、光盘等传统渠道传播的病毒数量减少,通过QQ、MSN、电子邮件以及病毒下载器等网络方式进行传播的病毒成为主流。2005年10大病毒中,有3个就是跟即时通讯软件QQ相关的。而2005年2月的“性感烤鸡”病毒,是国内首次发生的蠕虫类病毒通过MSN传播。更恶劣的是,去年网络黑客还采用社会热点话题伪装病毒邮件和恶意网站,“芙蓉姐姐”、“超级女声”、“禽流感”等社会热点事件都成为病毒编写者吸引用户上当的诱饵。

随着手机的普及率提高,2005年,网络“黑客”们开始瞄上手机,去年一年,全国被截获的“手机病毒”达到100多个,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蓝牙方式传播,也有少数通过诱骗用户下载、与计算机上安装的管理程序同步或通过MMS传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