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6.90目录:图书,国学,国学大家,季羡林,
品牌:卞立强
基本信息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7220065736
·条码:97872200657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为了把“战争与暴力的世纪”改变成“和平与共生的世纪”,“东方智慧”能够承担什么样的使命——围绕这个人类历史性的课题,日本著名作家、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和现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两位有识之士——国学泰斗季羡林及其弟子蒋忠新教授,进行了长达七年的交谈。本书即为三位智者的智慧交锋之作。
作者简介
池田大作先生1928年生于东京,是国际著名的宗教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的领袖,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并以著书、摄影、诗歌、演讲等形式将自己的思想及主张广为传播,是世界知名的和平人士。池田大作先生是日本东方哲学研究所、民主音乐协会、富士美术馆、创价学会的创始人。为世界和平事业,池田大作先生远涉重洋,历访50多个国家,先后获得“联合国和平奖”、“联合国荣誉表彰”、“桂冠诗人”等荣誉称号,也先后被世界100多所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及名誉教授称号,被世界100多个城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他曾与世界各国的著名科学家、作家、政治家和文化人“对谈”,尤以与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的对谈录《21世纪的对话》最为著名。
池田大作先生的主要著作有:《人的革命》、《展望21世纪对话录》、《21世纪警钟》、《第三座虹之桥》、《我的人学》、《探索一个灿烂的世纪》。
季羡林(1911.8.6- )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蒋忠新,先生(1942年2月15日--2002年10月7日),上海人,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梵文学家。
蒋忠新先生1960~1965年就学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亚研究所和亚太研究所工作。他毕生从事梵语文献研究和翻译工作,是我国著名的梵文学家。数十年来,锲而不舍,凭借自己深厚的梵文功底,发表译著、编注和学术论文20余种,为中国印度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梵语古抄本研究领域中,他是我国首屈一指的辨读考释专家。他先后读出和转写了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旅顺博物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处所藏的多种梵文《妙
媒体推荐
序
季羡林
池田大作先生,是日本国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宗教活动家和国际活动家。他曾同一些国际上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进行过对话活动,比如英国大历史学家汤因比、美国的基辛格等等都包括在内。对话内容用中、日、英三国语言出版,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它促进了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对当今国际上的基调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池田大作先生,同中国更可以说是有特殊的关系。他曾多次访华,同中国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广有接触。他是北京大学的名誉教授,又在一些高等学校中获有名誉职称。他也尽上力量,向中国一些大学捐赠图书和仪器。他在中国人民群众中是很受欢迎的。
这一次,池田大作先生要同中国学者对话了。我滥竽充数,敬陪末座。他同蒋忠新先生对话的内容,主要是有关《妙法莲华经》的。蒋先生穷几十年之力治梵文原本《妙法莲华经》。对中国旅顺博物馆所藏来自新疆的《法华经》梵文原本残卷之研究,致力尤勘,创获至多。《法华经》是创价学会的圣经宝典。池田大作先生对此经也有湛深的造诣。因此,两位专家有关《法华经》的对话,就十分精彩,不同凡响,精言妙语,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能开阔人的眼界,启发人的悟性。读这样的对话,简直是一种最高的享受。
至于我自己同池田大作先生的对话,重点则放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同和异上。我不是哲学家,更不是什么思想家,我不擅长哲学分析,也不喜欢哲学分析。对于西方一些哲学家那种细入毫末的分析,我敬佩到惊诧的程度。但是,我感到匪夷所思,不知道伊于胡底。我禀性木讷,喜欢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对恍兮惚兮、玄之又玄的东西不感兴趣。但是,我也有一点优(?)点,就是,不让脑筋闲着,我对禅学只了解一点皮毛,可是我的思维方式却有点接近禅宗。我在最广的宏观观照下,仔细思考了东西方文化发展演变的轨迹,几乎是顿悟般地悟到了东方文化的复兴。在十几年前,我就提出了东西文化是有根本差异的,东方综合,而西方分析,天人合一是东方文化的特点。我对中国哲学史上这一个著名的命题给予了一个新解,就是,天人合一是指大自然与人的合一。我还提出了,在历史上,东西文化递相兴衰的看法。我用了一句中国常用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表达我这个看法。
我的这些看法,一经提出,在读者中就形成了两派:一派赞成,一派反对。这是极其正常的现象。古今中外,就没有哪一种看法,只有赞成者,而没有反对者。对于赞成者,我当然高兴。对于反对者,我也并不不高兴。我一不商榷,二不反驳。我是不相信“真理愈辨(辩)愈明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辩论激烈;但是没有哪一家由于辩或辨失败而放弃自己的主张的。我主张大家共同唱一出《三岔口》,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最后观众自己来判断是非。
最近,我读到了一本书《东西方文明沉思录》,原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村山节先生和日本著名的经济评论家、作家浅井隆先生,译者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夏运达等先生,出版时间是2000年4月。出版者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目录
前言 池田大作
序 季羡林
序章 与近现代史共生
1.开辟未来的对话汤因比博士
2.经 历
童年时代 母亲的回忆 母与子的“纽 带” 青春时代 友谊的“纽带”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季羡林人本来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是自从变成了人,就与大自然对立起来。
我主张“天人合一”。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不能相视为敌人。
西方的“征服自然”,从哲学的高度来考虑,是错误的。从实际的角度来考虑,人与自然隔离久了,也想“复归自然”的。陶渊明的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辞去官职,返回到故乡的田园,心里是多么高兴!人世与自然界都充满了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有了矛盾,就要加以解决。矛盾解决了,就达到了和谐。
和谐是人生和宇宙的最高准则。多解决一次矛盾,和谐的水平和质量就能提高一步。印度哲人泰戈尔①是主张和谐的。
自然和宇宙怎样存在?我觉得他们是存在于矛盾与和谐交替中。
池田我也有同感。
泰戈尔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诗人。例如他曾经这样歌颂宇宙与人的和谐:
“不分白天或黑夜,在我的血管中流淌着的同样的生命之流,它流贯世界,有节奏地在搏动,在跳跃。
“这同样的生命,在大地的尘土中奔跑活跃,在无数的草叶中,欢乐地萌生出嫩芽,变成树叶与花朵的喧腾的波涛。
“这同样的生命,在生与死的海洋的摇篮中,随着浪潮的涨落而摇动。
“接触这生命的世界,我的手脚好似闪耀着光辉。而且,就在这一刹那间,多少世代的生命的搏动,都在我的血液中跳跃。于是我产生出无限的骄傲。”(日文版《泰戈尔著作集》第1卷第69页,森本达雄译,第三文明社出版)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池 田 人要活下去,当然要有最低限度的衣食住。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季先生是怎么考虑的。
季羡林最重要的是能为普天下人民群众做点好事,使他们在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都能得到提高。曹操所谓“宁要我负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负我”,是最要不得的想法。
池田我同意您的观点。
“只要自己好就行了”,“别人有困难,与我没有关系”——最近日本的社会突然盛行这样自私自利的风气。佛典有这样的话:“为人点灯,给他人照明,也照亮了自己。”(《宝书全集》第1598页,大意)为他人效力,实际上是发挥自己的才能;不顾他人的利己主义,实际上是损害了自己。
人们说20世纪是“战争与革命的世纪”。季先生是这个世纪的“活证人”,希望您能给下一代人说几句赠言。
9.给青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