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1.50目录:图书,传记,人文学家、社会学家,国学家,
品牌:于青
基本信息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页码:259 页码
·出版日:1998年
·ISBN:7536027168
·条码:9787536027169
·版次:1998-5-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媒体推荐
高山仰止(后记)
从来也没有想过,我会写一本季羡林先生的传记。就是在现在,当我在进行了几年的学术宫殿的徜徉与漫步后,我仍不敢相信,我会不自量力地来写这样一本传记《东方宏儒——季羡林》。
高山仰止。读季羡林先生的文和见季羡林先生的人,每每跳到我眼前的,就是这样自然的4个字。以前,没有见过季羡林,仅是听起季羡林先生的名字,心中就油然而生一种崇敬心情,因为知道他是东方文化的学者,是一代宏儒。后来,有了幸运的机会,能够和季先生近距离接触后,这种崇敬之情更是有增无减。当然,那时并没有产生过要叙写季先生的想法,虽然我知道,季先生也是山东人,而且又是那样的温良厚朴,平易近人。
那一次,季先生的形象第一次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的,是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评奖的时候。季先生是文学组的负责人,我是工作人员,为评委们服务。那一年的工作很紧张,评委们只能将就着在小饭店里吃饭。吃饭的时候,只见季先生在拥挤的座位里举手向我“请示”,我忙问什么事情,季先生微笑着说:“可不可以喝一杯啤酒?”我们所有的人都被先生的幽默和纯朴给逗笑了。那一年,季先生已是82岁的高龄了,但他给我们的印象却是那样的健康、幽默、热情,几天的紧张工作下来,他已成为我们全体工作人员的老朋友。他自己也常说,非常愿意和我们年轻人交朋友。而我们这些工作人员,见到季先生如此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便一有空就往季先生的屋子里钻,与先生聊天、照相,没完没了,其乐融融。没有几天,先生就把我们工作人员的名字都记熟了,还知道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爱好和特点,当先生得知我在工作之余还坚持写作时,就要我送他一本,并鼓励我最好再读一个博士。我当然不好意思把自己的雕虫小技拿去打扰先生。但事隔两年,到第二届图书评奖时,季先生见了我,第一句话就是问我要那本小书。此时,季先生已成了我们的大朋友,我们有什么话甚至各个学科的疑问,都愿意找季先生解答。季先生对我们工作人员也熟稔如一家人,经常会问我们:“怎么没有见到小W呢?”
先生的知识当然是渊博的,学问是深厚的,与先生在一起工作的日子,是我们精神生活最为丰富的日子。面对全国几年来出版的精美的图书,我们经常围坐在先生的身边,听他给我们解答各种疑问。从美术、历史,到考古、文学,季先生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一样,总能使我们的各种疑问和难点一一得到解答。我们从中得到的教益,尤其是一些珍贵的史料性的佳话,都是在书本上所不能得到的。而同时,与先生在一起的日子,也是我们在心情上最放松的日子。在先生面前,我们就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我们面前总有一个耐心的老师为我们亲切地解答各种疑难问题,而且,这位老师又是那样的慈祥、善良和幽默。
后来,应家乡一家出版社的邀请,约我写一本季羡林先生的传记。凭着一股热情和对季先生的崇敬心情,我不假思索应承下来。但当我稍微浏览了先生的学术宫殿后,我有点想退却了。高山仰止,这是我唯一的感叹。我认为,我只能在这座巨大的学术宫殿门前流连忘返敬而仰之,却没有走进去的勇气和能力。我去见先生,对他说,我没有能力来完成这样一个重要的任务。先生却笑了。他平淡地对我说,你是个作家,作家写传记不是从学术的角度。先生只一句话,便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
编辑推荐
季羡林,作为东方文化的使者,作为一代宏儒,是那样的温良厚扑,平易近人。季羡林先生的知识当然是渊博的,学问当然是深厚的,但在平日里与人交谈的季羡林先生却又从不会摆出一副学者的架子,他是那样的慈祥,善良和幽默。他的健康,热情,淳朴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先生对事业的一丝不苟,对人生的不喜不忧,对国事家事的厚扑,豁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目录
第一章:灰黄的童年
1.贫困的官庄
2.依稀慈母梦
3.兔子朋友
第二章:泉城求学记
1.小学天地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除了这日常生活的小烦恼,总的情况还是使人愉快的。六位留学生常常挤在一间车厢里,从以前并不熟悉的同学,变成同在江湖推心置腹的朋友。大家都是二十三四岁的青年,虽然阅世未深,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见解。每一个人的眼前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这世界堆满了玫瑰花,闪耀着彩虹。他们说起话来一无顾忌,二无隔阂,小小的车厢里,充满了友好亲密的气氛。谈够了天,他们就轮番下象棋。其中的物理学家王竹溪是象棋的高手。其他五个人,都轮番跟他下棋。只要是跟他下棋,一盘输,二盘输,三盘输,几盘都是输。后来大家又联合起来跟他下,依然是输。大家公认的哲学家乔冠华的哲学也帮不了他的忙,仍旧是输。在车上的八九天时间里,大家就没有赢过一盘。
季羡林在这种场合,经常是和大家一起玩,但不是主要角色。更多的时候是看着窗外浮想联翩。万里旅途,虽然车窗外的变化不大,除了森林还是森林,但每个车站的站台却是大不相同。不同的人组成了不同的风景,这使季羡林看了饶有兴趣。有一次,他在一个森林深处的车站下了车,到站台上走走。便看着一个苏联农民提着一篮子大松果来兜售,松果大得令人吃惊又喜爱,季羡林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而饱满的果实,便抵抗不住诱惑,便拿出了五角美元,买了一个。这是季羡林在西伯利亚旅途中买的唯一的东西,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却带给季羡林心灵上的安慰。这西伯利亚的果实,是这样的饱满,让人联想到松柏越是严寒志越坚的高尚品格。季羡林握着手中的坚果,思绪已飞向遥远的东欧。
除了大森林,给季羡林印象最深的是贝加尔湖。这是个很大的湖,火车绕着湖走了近半天的时间,却只走了湖的一半。这期间,山洞一个接一个,不知道究竟钻过几个山洞。而山上是丛林遍野,满山翠绿;湖水又是碧波连天,一望无边。而湖心深处,又是绿得发黑。这美丽的景色真是天下奇观,令人过目而不能忘。就这样,在饱览了美丽的景色之后,于9月14日,他们到了莫斯科。
莫斯科是当时全世界惟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对任何一位知识青年都具有神秘的色彩,是大家都十分向往的地方。于是,每当火车路过莫斯科,总是用种种借口停上一天。这是列车的规定,大约是苏联当局想让一切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人,领略一下社会主义的风采,沾一点社会主义的甘露,给旅客洗一洗脑筋,让大家在大吃一惊之余,转变一下自己的世界观,在灰色的思绪里涂上一点红彩。
对中国留学生来说,赤都还是有一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