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9.50目录:图书,国学,综合,
品牌:叶昌炽
基本信息
·出版社:辽宁万有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页码:280 页码
·出版日:1998年
·ISBN:7538251014
·条码:9787538251012
·版次:1998年12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这部《语石》不同于前此的碑刻书,它不是简单地编个碑刻目录或抄成一部原物碑刻文字的汇编,而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这大量的碑刻作详尽的讲述。本书一共写了四百七十四则,分成十卷,第一卷按顺序讲各个朝代的碑刻,第二卷按地域讲各省以及五岳四渎和外国碑刻,第三、四、五卷讲碑刻的种类和形制,并分述其著名的实物,第六卷讲碑刻文字的体例和有关刻石等事顶,第七卷按时代讲碑刻的书写者,第八卷按身份分别讲各类书写者以及书写的各种字体,第九卷讲碑刻文字的各种情况和格式,第十卷讲拓本、装潢 、收藏,最后还附有几则石刻以外的铭刻。这种既分类又系统的进述,即使今天来看也是颇为科学的。尽管《语石》问世后碑刻又陆续地大量发现,后人也撰写各种讲述的书籍,但都没有能脱离《语石》建立的框架,《语石》至今仍是要懂得我国碑刻的基本的读物。
作者简介
叶昌炽[清] (1849-1917),江苏苏州人。字鞠裳,号缘督。肄业于苏州正谊书院,入郡志局从冯桂芬编纂《苏州郡志》,一生主要以辑古佚书、校理群籍、搜集碑版、抄书作文为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命领甘肃学政。西行访碑,以补正其所著《语石》一书。主要著作有《缘督庐日记》43册、《语石》、《藏书纪事诗》7卷、《邠州石室录》3卷、《寒山寺志》3卷等。王其祎 校点
媒体推荐
本书说明
我国过去有一门学问叫“金石学”,是在宋代开始兴起来的;所谓“金”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则指碑刻。到清代中叶以来研究青铜器铭文之学大盛,出现了好些胜过前朝的专著。而系统研究碑刻的专著出现得迟一些,要到叶昌炽的(语石)写成问世,才为碑刻学打开一个新局面。
叶昌炽,字鞠裳,清江苏省苏州府长洲县(今入苏州市)人。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侍讲、提督甘肃学政,任满退隐不出,民国六年(1917年)去世。他学问渊博,晚年写成两部不朽的名著,一是广搜五代以来藏书家故实的《藏书—记事诗》,再是给读者校点的这部《语石》。原来叶昌炽青年时就喜欢收集碑刻拓片,《语石》的自序中说他“访求逾二十年,藏碑至八千余通”,在此基础上撰写出这部讲碑刻的专著《语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五十一岁时创稿,第二年完成初稿,以后又陆续增改,到宣统元年(1909年)在苏州府城刊刻问世,前后经历了十年时间。
这部《语石》不同于前此的碑刻书,它不是简单地编个碑刻目录或抄成一部碑刻文字的汇编,而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这大量的碑刻作详尽的讲述。全书一共写了四百七十四则,分成十卷,第一卷按顺序讲各个朝代的碑刻,第二卷按地域讲各省以及五岳四渎和外国的碑刻,第三、四、五卷讲碑刻的种类和形制,并分述其著名的实物,第六卷讲碑刻文字的体例和有关刻石等事项,第七卷按时代讲碑刻的书写者,第八卷按身份分别讲各类书写者以及书写的各种字体,第九卷讲碑刻文字的各种情况和格式,第十卷讲拓本、装潢、收藏,最后还附脊几则石刻以外的铭刻。这种既分类又系统的讲述,即使今天来看也是颇为科学的。尽管《语石》问世后碑刻又陆续地大量发现,后人也撰写各种讲述的书籍,但都没有能脱离《语石》建立的框架,《语石》至今仍是要懂得我国碑刻的最基本的读物。
《语石》在三十年代曾由商务印书馆断句铅印收入《国学基本丛书》和《万有文库》的第二集,1986年上海书店又出了影印本,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还把《语石》原文加上柯昌泗的《语石异同评》由中华书局出版,所依据的都是宣统元年的原刊本。所以这次校点就径用这原刊本作底本,原书避清讳的宇都回改,发现原刊本有错字则出校记而不改动原文。原书讲到的碑刻名称,中华书局标点本都未加书名号,这次标点为便利阅读起见,一律加上书名号。
本书由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室王其讳校点整理,并撰写说明。
编辑推荐
本书是石刻研究方面很有见解的书,也是我国系统研究碑刻的第一部著作。对于那些对"金石学"感兴趣或正在钻研的人将极具研究价值,商务印书馆曾将本书列为国学基本丛书之一。
目录
卷第一
三代古刻一则
秦一则
汉一则
后汉一则
三国魂蜀吴二则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聘礼,东面北上,上当碑南。”郑注:“宫中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于碑。”郑注:“丽,系也。谓牲入庙,系著中庭碑也。”《释名·释典艺):“碑,被也。本葬时所设,施辘轳,以绳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此碑之缘起也。
其中三格。六朝以后,始有多至三四行者,皆用棋子方格。惟陈怀志《北岳府君碑》额,黑字白围,一围两字,长方如元人押,奇古可爱。其至多者,宋《爨龙颜碑》题“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唐《白云先生诗敕》题“睿宗大圣皇帝开元神武皇帝赐白云先生书诗并禁山敕碑”,皆二十四字。魏元苌《温泉颂》额题“魏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雍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松滋公河南元苌振兴温泉之颂”,共三十六字。若北周《强独乐碑》,多至十五行六十字,则自汉魏迄宋元,所见者仅此一刻而已。额首多上锐如搢圭,或椭圆如覆盂,其平方者字多横列。《陶大举碑》题“宣州刺史陶府君德政之碑”,凡十一字;宋《潼州府学乡贤堂记》及《富乐山诗》,额八字,皆一字一行,横列。唐《殷君夫人碑》,四面环刻,额十二字横列,前后两面,每面六字。亦有一石相连,题首即在碑字之上不别立额者。碑阴多无额,惟《宋显伯造象》之阴分五层,上层佛象,次层横列“邑社曹思等石象之碑”九字。汉《郑季宜碑》阴,有横额八字曰“尉氏故吏处士人名”。《马鸣寺根法师碑》额作二层,上层“马鸣寺”三字阴文竖列,下层“魏故根法师之□□”八字阳文横列。此皆石刻中所希见,非通例也。王兰泉曰:大历《文庙新门记》篆,六寸分二行,字纵二寸,横一寸。额字之小,无逾于此。余谓额之大者,若临桂摩厓之《平蛮颂》、《宋颂》,皆字径逾尺,盖十倍于《新门记》矣。夫碑之有额,犹书之题签,画之引首,所以标目也。往往有碑文漫灭,如昭陵各石,赖其额尚存得知之。《石墨镌华》于《马周碑》云:“今摹碑者多不摹额,是一恨。”余为下一转语云:“今磨碑者多不磨额,是一恨。”此两言东西易向,其为爱惜古人之心则一也。自唐以后,事不师古。如《八都坛神君实录》额题“大唐”二字。龙门《永徽五年残造象》,其首书曰“大唐之碑”。《晋祠铭》额题“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令人睹额不知其碑,则骈拇指而已。至若灵源寺《垂拱造象》额上刻经主题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