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网络学院教程(上册)笔记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路由选择协议的分类

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Distance-vector Routing Protocol):RIP、IGRP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ink-state Routing Shortest First Path):OSPF,EIGRP

2、收敛(Convergence)

网络认识必须反应精确的,持续的新拓扑图。生成这种精确的,持续的新拓扑图叫做收敛

3、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它使用了链路状态概念(LSA,Link-State Advertisment)

4、RIP的主要特征:

*它是一个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路由选择协议

*跳数作为路由选择的计量单位

*允许最大跳数是15

*路由更新缺省是30S一次

5、窗口:发送者允许接受未确认的(还没有收到确认的)数据包个数叫窗口;(传输层)

6、确认技术:发送器在发送一段后会启动一个定时器,而且在确认到达之前如果定时器超时,它会重新发这个段数据。

7、多端口的中继器=集线器

8、由于存在冲突和延时,以太网通常只使用10Mbit/s可用带宽的50%-60%,全双工以太网为100%的带宽;网桥增加了网络延时10%-30%。网桥被认为是一个存储转发的设备。路由器必须检查数据包来决定发送数据包到它的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它会损失30-40%的吞吐量。只要求最小确认的协

议(滑动窗口协议)会损失20%-30%的吞吐量

9、第二层和第三层交换

第二层和第三层交换的不同是用来决定正确的输出接口的桢内的消息类型不同。用第二层交换,桢是基于MAC地址信息交换的。用第三层交换,桢是基于网络层信息交换的

区别:第二层交换并不看数据包内的网络层信息,但第三层要看。

10、两种交换方法:

*存储转发――在转发之前整个桢被接收(Store Forwarding)

*伺机通过――交换机检查目的地并立即开始转发桢(Cut-trough)

11、VLAN概述:

逻辑用户群在VLAN上传输数据的最常用的方法有“桢过滤”以及桢标记和鉴别。

分配给同一个VLAN的端口共享广播域

VLAN的3种实现方法――端口为中心,静态,动态―将交换机端口分配给VLAN

*端口为中心的VLAN中,同一VLAN中的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交换机的同一端口

*静态VLAN是在交换机上可以静态分配给一个VLAN的端口

*动态VLAN是交换机上可以动态分配给VLAN的端口,以MAC地址、逻辑地址或数据包的协议类型为基础来运行。

提供教好的网络安全性:

(共享局域网的一个问题是它很容易穿透)

可以使用存取控制表增加许多安全措施

12、IDF(Intermediate Distribution Facility)中间配线设备

MDF(Main Distribution Facility)主配线设备即为主要的通信室

VCC(Vertical Cross-Connect)垂直交叉连接:用于连接IDF和MDF

13、路由选择协议:

RIP使用一个计量标准

IGRP使用多个计量标准

计量标准

跳数(Hop count)

带宽(Bandwidth)

延时(Delay)

负载(Load)

可靠性(Reliability)

滴答(Tick)一个滴答是1/18秒

开销(Cost)

数据包通过网络时,其物理地址改变,而协议地址不改变。而物理地址就是不同的路由器的MAC地址,而协议地址是目的主机的MAC地址

14、路由协议和路由选择协议

*路由协议是在网络上进行路由的协议,如TCP/IP,IPX

*路由选择协议是执行路由选择算法,让这些路由协议通过网络的协议,如IGRP,EIGRP,OSPF,EGP,BGP;换句换说:计算机使用路由协议,而路由器使用路由选择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