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陈卫民:质量大于数量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思科中国公司市场拓展经理 陈卫民

IDC数据表明,网络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这说明培训行业大有前途。当然,由于历来培训下来积累的人数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网络人才不再“稀缺”,有的人也在慨叹“今天的认证好像不值钱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到底是证书重要,还是证书后面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重要?当然应该是技能更重要。1999年左右,有一种情况,证书特别值钱,有证书就有用;而今天,证书已经卖不出去了,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说明培训和认证已经越来越结合,真正的价值是证书后面的价值,而不是证书本身。

思科的认证体系包括两大类,一个是认证培训中心,另一个是网络学院。思科公司副总裁杜家滨先生有一句话,“质量大于数量”。我们不必为了数字降低质量标准,思科在质量上非常严格。作为思科认证培训体系的推进者,如果我有数量上的压力,我只要把课程和考试改成中文,数量立刻就会翻一番。但我们要求学生通过强化手段,英文要达到一定的水准,这样在新知识和技能出现的时候,他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取得,而不用等有人把技术资料翻译给他看。思科的认证考试在厂商里也是首先推出来的,它也可以保证经过认证的学员达到更高、更有保障的水准。

此外,思科对不同级别的工程师还有一个再认证的政策,如果他到时间没有进行再认证,就会被取消认证资格。这就像牛奶有保鲜期一样,技术发展非常快,我们一定要保证我们的工程师是合格的“鲜牛奶”。

CCIE因为难度比较高,我们定的再认证周期是两年;CCNP和CCDP,我们定成三年。CCNA和CCDA也是三年。再认证本身,是一门考试,它意味着你得重新考一次。如果不考,你就没有证书了。这样一个再认证的政策非常严格。思科要求再认证,其实是给认证的学生更好的价值,告诉他,你来学这个认证,市场会认可你的价值,我们的学生每两三年会再测试一次,保证通过认证的都是达到相当水准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