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宽带业务以高速上网为主,运营商需要提高宽带运营收益,向多业务方向发展。这要求运营商在制定未来的网络投资方案时,谨慎考虑多业务如何适应网络模式的需求。
网络模型演进
随着DSL业务的不断发展,业务逐渐拓展到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和中小城市。以太网技术是传输数据服务的一种良好的方式,性价比高,运营商选用以太网建立了IP城域网。投资方向也由ATM转向城域以太网,大规模IP网络应运而生。
在该网络架构模型中,从DSLModem发出的ATM信元在DSLAM中转换成以太帧,并通过快速以太网发送到以VLAN为汇聚的网络。这些接入节点在中国市场被称为IPDSLAM,传输“尽力而为”业务。在这一演进的驱动之下,DSLAM接入节点具有两条平行的演进途径:一类为采用ATM交换机制,同时提供以太网上行接口,其主流的实现方式为提供ATM至以太网的链路层转换及RFC1483的桥接功能;一类是DSLAM设备采用了以太网交换机制,主要用于新建环境。
明确的方向是利用现有的网络引进更多的业务,包括先进的视频、语音、数据业务和企业业务。在宽带业务和应用平台增加投资更表明了向多业务要利润的思路,也促进现有网络模式向多业务网络模式演进。目前有以下几种网络演进方案:
保持单边缘汇聚
该方案接近目前的运营模式,在BRAS中增加更多的智能因素,使多业务能够顺利传输:DSL论坛制定的TR059规范使用了一个永久虚拟电路(PVC)来提供全业务,增进QoS。该模型目前仍然处于评估阶段,是从现有的ATM汇聚架构中演进而来的,能够实现多业务的初步部署。
该模型的一大挑战就是保证端到端的可扩展QoS。BRAS节点最初用来汇聚成千上万用户平均50Kbps的尽力而为业务流量,BRAS需要针对多业务(视频需要更高带宽)将每用户的带宽平均增加到5Mbps,同时继续保持对信息包的严格优先处理,以尽量减少实时通信量的延迟时间,如视频、语音和用来在视频信道之间进行调控的协议。如果该集中架构出现单点故障,可能会影响大量用户,架构的可靠性和冗余性能就会面临严峻的挑战。汇聚网络和DSLAM的容量也应该加以考虑,在每个用户和BRAS间提供2层隧道,汇聚网络和DSLAM内部会复制视频流。利用当前面向会话的用户管理技术来处理非面向会话业务(如视频和语音服务)对家庭网络是很大的挑战。因为IP电话和机顶盒利用DHCP协议建立链接,对非PC用户进入和维护用户信息十分繁琐。
转向多边缘
使用多边缘模型有很多原因:服务质量、可用性、安全性、地址等。
多边缘模型采纳业务边缘路由器传输多业务。多业务架构基于ATM或千兆以太网汇聚技术,当前网络可平滑演进到多业务架构。在汇聚网络中,每项业务通常需要一个PVC/VLAN。欧洲运营商正在采纳这一模型,现场实践证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提供的解决方案成功地帮助运营商建设了多边缘网络架构。这些业务采用2层机制(虚拟电路、VLAN、标签交换路径)来区分流量,确保业务质量,能够通过共享的网络资源支持不同QoS要求的多业务,性价比极高。
从以太网汇聚到IP多边缘
向具备多业务能力的IP多边缘架构的演进过程中,需要保护以太网汇聚方面的现有投资。该演进的成功取决于IP的边缘针对多业务提供充分的QoS保证。流媒体业务正推动IP网络的演进,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并为每个用户提供更高带宽。
为了支持这一演进,DSLAM需要具备可扩展性、高带宽和智能性。下一代DSLAM需要提供IP转发、分类、策略、整形、调度和用户管理,并且能够传输差分的IP业务。这样,DSLAM的构架需要线速的IP处理单元和最合理的分布架构,并提高容量和安全性。运营商要求平滑演进的能力。
多边缘是已获验证的成功模型,将成为中国运营商的首选。尽管大家已经认可了“IP接入”的发展趋势,但向纯IP接入模式演进的过程中,以太网DSLAM方面仍有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作为全球宽带领域的领先者,致力于提供端到端的宽带解决方案,帮助中国运营商在不远的将来建立多业务可扩展的宽带网络。